概述
牲畜總數中各類牲畜的組成情況,亦稱牲畜構成或畜種結構。通常以 各種牲畜占牲畜總數的比例表示。一個國家的牲畜結構,反映該國畜牧業生產的特點及其發展水平,反映居民對畜產品的需求,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該國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習慣。研究牲畜結構有助於確定畜牧業生產的發展方向。
影響因素
影響牲畜結構的基本因素可概括為生產條件與對畜產品的需要兩方面。在社會生產和生活水平都很低的條件下,主要決定於生產條件,尤其是可利用飼料資源的狀況。隨著畜牧業生產水平的提高,對畜產品的需求,尤其是對乳、肉的需求,成為影響牲畜結構越來越重要的因素。
中國牧區以食草牲畜為主的牲畜結構完全是由當地的飼料條件所決定的。中國農區長期以豬為主,主要是由於豬是雜食性動物,可以廣泛利用多種飼料資源。對畜產品的需要,也對牲畜結構有很大影響,主要表現在傳統農業中因農耕的需要而發展了牛,在古代曾因戰爭的需要大量發展了馬,以及郊區因城鎮消費需要發展了奶畜、蛋禽等。在已開發國家,牲畜結構基本上決定於對畜產品的需要,但生產條件仍起一定作用。如在牧區仍然發展食草畜;在糖廠附近建立奶牛業;由於配合飼料、品種、機械化的發展,提高了養雞的勞動生產率,也提高了雞在牲畜結構中的比重。
計算
怎樣計算各種牲畜占牲畜總數的比重,牲畜結構中應包括那些牲畜(例如家禽、兔、毛皮獸、專用役畜等是否包含在內),中國學術界還存在不一致的看法。還有人提出用畜牧業結構這一概念來代替牲畜結構,並按牲畜的折合係數把各種牲畜實有頭數折合成標準牲畜頭數來反映畜牧業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