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介紹
學校建於1945年9月,1962年被確定為省級首批重點中學,1979年重新命名, 20
02年被評為省級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2009年“分領域最佳化配置課程資源”的項目研究被確定為國家教育部“十一五”重點課題,學校進入全國百所特色高中建設項目學校行列,辦學經驗在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工作會議上交流。建校66年培養了5萬多名畢業生。2007年9月學校整體搬遷到新校區,新校區占地面積21.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9.3萬平方米,綠化面積12萬平方米,運動面積7萬平方米。現有教職工349名,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的教師90人,特級教師 7人,高級教師133人,國家、省、市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87人,在校生5500餘人。近幾年,學校堅持並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和推進教育創新,先後獲得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綠色學校創建活動先進學校、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創建單位、全國巾幗文明崗、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省五一勞動獎狀、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稱號。
一、傳承優良辦學傳統,確立核心辦學理念
學校66年的辦學歷史積累了厚重的文化底蘊,形成了黑土地勤勞淳樸、拼搏奮進的辦學傳統和“敬業樂業創業”的一中精神。近幾年,在傳承優良辦學傳統的過程中,學校確立了“關注每個人發展,追求最最佳化目標”的核心辦學理念。其態度取向為“尊重師生人格,相信每個人都能釋放最個性化發展潛能”,工作取向為“賦予師生全面發展和終身學習的權利,支持每個人都達到最近最佳發展區域”,價值取向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學生素質提高,鼓勵每個人都實現最大化生命價值”。新時期結合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和推進教育創新實踐,我們又進一步提出學校的辦學目標,積極構建“人文化、生態化、生命化”和諧校園。“三化”以人文化教育為前提和基礎,以生態化教育教學為過程,以生命化價值實現為目標,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人與社會協調發展、人與人協同創新,為培養“高素質多樣化創新型人才奠基”。
校訓:“修身立德,博學致遠”,
校風:“文明、剛健、和諧、篤實”
教風:“嚴謹、質樸、機智、廣博”,
學風:“刻苦、堅毅、求索、創新”。
二、最佳化課程資源配置,拓展學生髮展空間
按照新課程方案要求,抓住新校區建設的契機,打破傳統的“千校一面”的教學區域布局和課程資源供給方式,分語言與文學、數學、人文與社會、科學、藝術、技術、體育與健康、綜合實踐八大學習領域建設整合課程資源。一是保證必修課的全面實施,我們裝備了90個常規教室、10個常規實驗室、2個語音室、6個信息技術教室、5個通用技術教室,確保開齊學科、開足課時;二是保證校本選修課的開設,我們配置了24個走班教室、8個多媒體教室,充實完善了數學館、天文地理館、生態館和包括籃球、排球、游泳、田徑、健身項目的綜合體育館及匯演中心、外語走廊,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了充足的活動場所;三是保證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活動的開展,我們分領域建立文本閱覽室和電子閱覽室,在科學領域建設了10個理化生探究實驗室,在藝術領域建設了14個個性化創作室,每2-3個教室對應走廊設定一個公共學習討論區域,所有的教室和學習區域覆蓋網際網路,滿足學生的自主性和選擇性學習需求;四是保證綜合實踐活動的順利進行,我們依託沿邊開放先導區、科技園區、高科技企業和地域旅遊資源等建立10個綜合實踐活動基地,滿足學生調研實踐需求。教室設施現代化、實驗室功能多樣化、場館設定分項化、藝術教室個性化、綜合實踐基地化,使學生不論是課堂學習、動手操作、自主探究,還是體育鍛鍊、藝術鑑賞,都能得到最適合的資源。這些資源的配置不僅體現了課程資源的集約性、多樣性和互補性,而且體現了服務學生髮展的開發性、適應性和共享性。
三、認真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自主多元發展
學校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到培養“文明、誠信、勤奮、自強”一中人的教育活動之中,對德育工作目標和內容進行系統整合,整體構建了以思想道德教育為主線,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以政治方向教育為主導,以健全人格教育為主體的“四主”教育內容體系,突出課堂育人主渠道作用,實現德育生活化、課程化、網路化。組織開展特色鮮明、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和社團活動,提升學生自治自理能力。學校湧現出以中國正泰品學獎獲得者劉大琦、市“百名道德模範”李薇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學生典型。
深入實施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統整國家課程和學校課程,整體設計學術類、實踐類、技術類和藝體類課程,構建了校本“種子”計畫實驗室、專題研究和原創指導等高位發展課程,學科拓展、技能培訓和綜合實踐等開發潛質課程,英語新概念、國際文化理解等國際交流課程。研發了101門校本選修課程,建立了數學等9個學科國家和省級教材實驗基地。制定了學生學習標準和課程資源配置標準,完善學生學習手冊和教師教學工作手冊,構建分領域科目問題樹和知識結構圖,分層次整合知識點,分領域設定研究性專題,分系列完善學科習題庫。建立了多樣化、開放式領域探究學習室,完善了研究性學習成果交流制度,成立名人成長研究會,舉辦“踏尋大師足跡成長”、“中學生百家講壇”“校園之星評比”等系列活動。
積極實施有效教學,構建了 “問題探究式”主導教學模式,分層次構建課堂教學範式,切實轉變了知識呈現方式、教學服務方式、資源整合方式、經驗積累方式和質量評價方式,營造“問題探究、自主質疑”“多元互動、大膽創新”“理解溝通、共同成長”的生態課堂環境。實施了領域(學科)、學年雙線管理制、班科任聯席制,強化目標管理和過程管理,實行“目標定位,一生一策,跟蹤問效”的策略,建立質量監測和評價機制。2010年高考,分別奪得省文科第一名和地區理科第一名,有185人進入北大、清華等“985工程”院校,一批次重本上線人數達到716人,各類本科上線人數比例達到98.5%。有44名學生參加海外修學夏令營。田龍飛同學設計的測量液體體積、質量、密度的量筒獲黑龍江省第19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高中組發明創造一等獎,馬龍飛同學發明的定時澆花器、王一明等同學發明的多功能格尺、付玉同學發明的便捷雨傘獲得二等獎。2009年4月承辦了黑龍江省普通高中課程資源整合與套用現場會。
學校體育工作也取得優異成績。多次承辦黑龍江省中學生運動會、中學生田徑錦標賽,2010年8月成功承辦了全國中學生暨全國體育運動學校田徑錦標賽。學校作為黑龍江省體育藝術基點校,多次獲得黑龍江省中學生田徑錦標賽冠軍。學校田徑隊有3人成為運動健將,十餘人成為國家一級運動員,其中段力滔為國家健將,曾獲全國十運會800米第6名,被保送到清華大學。在黑龍江省第二屆中學生定向越野賽中我校榮獲男、女團體冠軍,在全國中學生越野錦標賽中榮獲女子團體第四名。
四、堅持德能並舉,打造精英教師團隊
倡導並踐行學校主流價值取向,弘揚“求真至善、創新創業”的一中精神,滿腔熱忱地關愛每一名學生的成長進步。豐富師德建設載體,開展“自尊自勵、做師德模範”承諾活動,進行“德能雙優”模範教師評選、“感動一中”年度人物評選活動。對承擔班主任工作滿10年、15年、20年的教師分別授予“園丁型班主任”、“導師型班主任”、“功勳型班主任”稱號。湧現出以國家師德先進個人梁玉俊為代表的一批師德典型。
依託高校成立了教師專業發展學校,引領教師專業高位發展。制定不同專業技術職務教師的發展規劃,制定教師年度工作業績量化考評辦法和教師專業發展學分管理辦法,深入抓好教師教育理論學習、專業知識培訓、教學技術掌握、教育教學成果交流等項工作,建立“開放、互動、體驗式”校本培訓模式,開展每學期讀一本教育專著,參與一次主題論壇,出一節優質課,撰寫一篇教育敘事等活動,創造條件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水平。資助教師提高學歷層次,改善教師知識結構,學校現有碩士研究生學歷的教師達到92人。
培養學科領軍人物,壯大名優教師群體。完善以首席教師為代表的校內教師職級制,建立動態評聘機制。實行名優教師層級帶動制,為研究能力強、教育教學質量高的教師提供外出學習、講學、交流的機會,鼓勵教師著書立說,加快名優、骨幹教師向專家型教師方向發展。改革績效考評制度,制訂了《教育教學成果獎勵辦法》和《教職工績效津貼發放辦法》,優質優酬,鼓勵冒尖,完善獎勵制度,重獎有突出貢獻的教師。
近三年,選派骨幹教師150餘人次參加國家、省、市業務培訓、學術研討交流、赴教育先進地區考察觀摩,承擔省、市高層次講座,選派15名名師赴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參加培訓。在國家和省舉辦的教學競賽活動中有71人次獲得一等獎,有280餘人次獲得市級以上科研成果獎。編輯科研和課改成果集30部,校本教材85本,其中出版專著6部,理化生實驗探究報告1套12冊,英語同步聽力、閱讀教材1套22冊。
五、創新經營管理模式,建設和諧幸福校園
服務保障工作借鑑社會化、企業化經營的經驗,成立了餐飲中心、綠化、維修、安保、保潔公司、車隊和採購部,實行成本核算、定額包乾、項目運作、公司經營的辦法。餐飲中心為師生提供科學營養配餐,改善師生膳食結構,拓展服務項目,提高服務質量,保證飲食安全。學生公寓管理建立學生自治管理委員會,開展文明寢室、特色寢室評比活動,營造溫馨舒適的住宿環境。安保中心落實安全工作責任制,定期舉行安全演練,採取“人防、技防、物防”相結合的辦法,建設平安校園。推進綠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設微型園林和景觀山水,形成校中有園、園中有校的生態園林式學校。愛心助學工作紮實推進,近五年,通過多種渠道資助困難學生500餘萬元,每年節假日為不能回家的外地學生安排節日活動,校長定期走訪捐助特困生家庭。關心教職工生活,努力提高教師待遇。學校給每名教師配備電腦筆記本,每個辦公室配備微波爐和加濕器,安排教職工暑期休養,為教職工進行體檢、發放生日禮物,關心慰問患病職工及離退休教職工,為患重病的教師及子女組織捐款,爭取政府優惠政策,為教師建設272戶住房。
現任領導
牡丹江第一中學領導班子,是一支老中青相結合的隊伍,自組建以來經過短暫的磨合,他們已迅速結合成一支高瞻遠矚、放眼未來、極具戰鬥力的領導隊伍,他們繼承和發揚了學校的光榮傳統,團結協作,各
盡其能,勇敢地站在教育改革的前列,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充分調動學校外部活力,充分啟動學校內部動力。他們以"關注每個人發展,追求最最佳化目標"的理念為指引,關注學生,關注教師,關注一中的一草一木。這支團結的隊伍中,專家型校長四人,特級教師五人,他們以高層次的理論指引著一中的發展,以其高瞻遠矚為一中把舵護航。他們正在校長卜祥林的帶領下,審時度勢,在一中創建國家級示範高中的征途中再創輝煌。
校長寄語
非常感謝全市廣大人民多年來對牡丹江市第一中學傾注的關心、期望和厚愛以及對學校發展建設給予的熱情支持和鼎力相助! "創辦一流學校,培養優秀人才"是我校始終堅持的辦學方向;"關注每個人發展,追求最最佳化目標"是我校不斷提升的辦學理念;"立德樹人,博學致遠"是我校努力踐行的教育思想。在創建國家級示範性高中過程中,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我校力爭在全省實現"四個一流",即一流的辦學設施,一流的教師隊伍,一流的學校管理,一流的教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