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應龍

牟應龍

牟應龍(1247-1324),宋末元初學者。也是宋鹹淳進士。

簡介

牟應龍(1247-1324年)字伯成,元吳興(今屬浙江)人。其先蜀人,後徙居吳興。祖子才仕宋,贈光祿大夫,謚清忠。父巘,為大理少卿。應龍幼警敏過人,日記數千言,文章有渾厚之氣。應龍當以世賞補京官,盡讓諸從弟,而擢鹹淳進士第。宋鹹淳進士,時賈似道以高第誘之,應龍拒之不見。及對策時,具言上下內外之情不通,國勢危急之狀。時賈似道當國,自儗伊、周,謂馬廷鸞曰:“君故與清忠游,其孫幸見之,當處以高第。”應龍拒之不見。及對策,具言上下內外之情不通、國勢危急之狀,考官不敢置上第。調光州定城尉,應龍曰:“昔吾祖對策,以直言忤史彌遠,得洪雅尉,今固當爾,無愧也。”沿海制置司辟為屬,以疾辭不仕,而宋亡矣。故相留夢炎事世祖,為吏部尚書,以書招之,曰:“苟至,翰林可得也。”應龍不答。已而起家教授溧陽州,晚以上元縣主簿致仕。初,宋亡時,大理卿已退不任事,一門父子,自為師友,討論經學,以義理相切磨,於諸經皆有成說,惟《五經音考》盛行於世。應龍為文,長於敘事,時人求其文者,車轍交於門,以文章大家稱於東南,人儗之為眉山蘇氏父子,而學者因應龍所自號,稱之曰隆山先生。泰定元年卒,年七十八。

參考

百度百科、雅虎百科、GG百科、114百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