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在俄耳甫斯主義畫家中,捷克畫家庫普卡(Frank Kupka,1871—1951)是一位重要代表。他早先曾在布拉格美術學校學習,後來進入維也納學院,並在維也納參加了第一次“藝術家協會”的展出。1895年他來到巴黎,從此定居下來。庫普卡的早期作品曾受點彩派及野獸派畫風影響,造型簡煉,用筆概括,色彩鮮明。1912年,由於追求“純繪畫”,他的畫轉向純色彩抽象的風格。他全身心地投入抽象繪畫的實驗,並且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在現代藝術史上,他是抽象繪畫最早和最重要的奠基者之一。
庫普卡是一位神秘主義者。他對通靈論十分著迷。他早年曾經常光顧通靈論兄弟會的聚會,並且在一些使用通靈術的場合當過通靈者。而他一生的作品也與他的通靈論思想具有密切聯繫。無論是其早期寫實的作品還是後來抽象的作品,都讓人強烈地感受到某種內在的神秘感和精神性因素。另外,庫普卡還對音樂情有獨鍾,有著異常敏銳的音樂感受力。他喜歡把繪畫與音樂相提並論,認為繪畫的形和色,與音樂的要素一樣,可以在人的心靈深處喚起強烈情感,他要用畫筆和顏料來“作曲”和“奏樂”,試圖在畫中描繪時間和運動這些音樂的構成要素。他曾這樣寫道:“我認為沒有必要去畫一棵樹,因為人們可以用他們的方式看到比展覽會上更好的自然生長的樹。我畫畫,但只畫思想,只進行某種合成,如果你願意,也可以畫和弦。”(阿爾森·波布尼著《抽象繪畫》,江蘇美術出版社,1993年,第100頁)。正是他的通靈論思想和音樂的修養,導致了他對於繪畫的純粹性的追求,而最終選擇了純抽象的表現圖式。
庫普卡熱衷於表現空間中旋轉物的運動,這使他最終找到了他那圓轉色面的母題及圖式。其代表作《牛頓圓盤》清楚顯示了這種母題與圖式。畫中的一個個圓盤,其實與某種神秘信仰及哲學思想有著緊密的聯繫。當時有一些詩人(如阿波利奈爾、桑德拉斯、巴爾祖恩等),曾將物質分子結構和太陽系作類比,而使用光的圓狀散射作為心靈擴張而廣含萬物力量的一種比喻;哲學家柏格森也曾經用這樣的圖像說明意識的進化過程。對於庫普卡來說,這種圓轉的圖形是其內在深層體驗與情感的傳達,是某種生命力量的顯示。在這幅畫上,我們感到所有個別的對象都已經被畫家清除乾淨。畫面喚起我們對於某一種普遍意義的聯想,畫中的一切都是抽象的。庫普卡說:“作為本身就是抽象現實的藝術作品,要求自己由發明出來的成分組成。”此畫中的圓盤,便是這種與客觀物象毫無瓜葛的“發明出來的成分”。這些圓形的鮮艷色塊,相互組合與重迭,在畫面形成令人目眩的光色效果。從這幅畫,也可看出德勞內繪畫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