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子苷元
(−)-Arctigenin
Cas號 【7770-78-7】
分子式 C21H24O6
分子量 372.41
別名 (3R,4R)-4-[(3,4-Dimethoxyphenyl)methyl]dihydro-3-[(4-hydroxy-3-methoxyphenyl)methyl]-2(3H)-furanone
分子結構式
牛蒡子的功效
【功用主治-牛蒡子的功效】疏散風熱,宣肺透疹,消腫解毒。
治風熱咳嗽,咽喉腫痛,斑疹不透,風疹作癢,癰腫瘡毒。
①《別錄》:明目補中,除風傷。
②《藥性論》:除諸風,利腰腳,又散諸結節筋骨煩熱毒。
③《食療本草》:炒過末之,如茶煎三匕,通利小便。
④《本草拾遺》:主風毒腫,諸痿。
⑤《醫學啟源》:消利咽膈。
《主治秘要》:潤肺散氣。
⑥李杲:治風濕癮疹,咽喉風熱,散諸腫瘡瘍之毒,利凝滯腰膝之氣。
⑦《綱目》:消斑疹毒。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5~3錢;或入散劑。
外用:煎水含漱。
【宜忌】《本草經疏》:痘瘡家惟宜於血熱便秘之證,若氣虛色白大便自利或泄瀉者,慎勿服之。
痧疹不忌泄瀉,故用之無妨。
癰疽已潰,非便秘不宜服。
【選方】①疏風壅涎唾多,咽膈不利:牛蒡子(微炒)、荊芥穗各一兩,甘草(炙)半兩。
並為末,食後夜臥,湯點二錢服,當緩取效。
(《本草衍義》) ②治喉痹:牛蒡子六分,馬藺子八分.上二味搗為散,每空腹以暖水服方寸匕,漸加至一匕半,日再。
(《廣濟方》) ③治風熱閉塞咽喉,遍身浮腫:牛蒡子一合,半生半熟,杵為末,熱酒調下一錢匕。
(《經驗方》) ④治風熱客搏上焦,懸癰腫痛:惡實(炒)、甘草(生)各一兩。
上為散,每服二錢匕,水一盞,煎六分,鏇含之,良久咽下。
(《普濟方》啟關散) ⑤治瘄疹不起透:牛蒡子(研細)五錢,檉柳煎湯,調下立透。
(《本草匯言》) ⑥治皮膚風熱,遍身生癮疹:牛蒡子、浮萍等分。
以薄荷湯調下二錢,日二服。
(《養生必用方》) ⑦治風腫斑毒作癢:牛蒡子、玄參、僵蠶、薄荷各五錢。
為末,每服三錢,白湯調下。
(《方脈正宗》) ⑧治痰厥頭痛:鏇覆花一兩,牛蒡子一兩(微炒)。
上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臘麵茶清調下一錢。
(《聖惠方》) ⑨治頭痛連睛,並目昏澀不明:牛蒡子、蒼耳子、甘菊花各三錢。
水煎服。
(《方脈正宗》) ⑩治風熱成歷節,攻手指作赤腫麻木,甚則攻肩背兩膝,遇暑熱或大便秘即作:牛蒡子三兩(隔紙炒),新豆豉(炒),羌活(去蘆)各一兩,乾生地黃二兩半,黃耆一兩半(蜜炙)。
上為細末,湯調二錢服,空心食前,日三服。
(《本事方》牛蒡子散) ⑾治頭面風熱,或頸項痰毒,風熱牙癰:牛蒡子、薄荷、荊芥、山梔、丹皮、石斛、元參、夏枯草,水煎服。
(《瘍科心得集》牛蒡解肌湯) ⑿治風齲牙痛:牛蒡子炒,煎水含漱吐之。
(《延年方》) ⒀治吹乳:鼠粘子加麝、酒吞下。
(《袖珍方》) ⒁治便癰:鼠粘子三錢炒,細末,入蜜一匙,淨朴硝一匙,溫酒空心服。
(《袖珍方》)
【臨床套用】預防猩紅熱取牛蒡子炒研成粉,過篩儲存備用。
2~5歲每次1克,5~9歲每次1.5克,10~15歲每次2克,成人每次3克,每天3次,飯後用溫開水送服,共服2天。
流行期間,除服藥預防外,仍應注意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等。
臨床觀察344例,發病者7名;服藥後12天內未發病者,計327例,占98%。
一般在接觸後3日內服藥預防效果較佳,6日後服藥的預防效果不佳。
如再次接觸需重新再服1次。
服藥中未發現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