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牛津通識讀本:尼采》內容簡介:尼採在現代西方哲學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性毋庸贅言,但是,要對尼采哲學做一個簡明的解說卻是一件難事。別的哲學家,尤其別的德國哲學家,都有意識地構築體系,仿佛已經親自把展廳布置好,導遊只需帶遊客循序參觀就可以了,能否看懂則另當別論。尼采相反,他拒絕體系,他的多數著作是格言的薈萃,其風格又是充滿反諷、跳躍、矛盾,這裡沒有現成的展廳,無論誰當導遊都必須自己動手布展,憑自己的眼光把紛繁的展品整理出一個秩序來。
和別的哲學家的另一大區別是,尼采的哲學與他的內在精神歷程有著最緊密的聯繫,倘若對這個歷程沒有切身的感應和同情的理解,任何解說都只能是隔靴搔癢。也就是說,要對尼采哲學做出中肯的解說,解說者必須調動和帶入自己的主觀精神體驗,不應該是所謂純學術的客觀研究。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坦納(Michael Tanner) 譯者:于洋
坦納(Michael Tanner),哲學家、歌劇評論家,劍橋大學聖體學院終身研究員。研究領域:19世紀德國哲學,尤其是黑格爾和尼采:作為文化現象的華格納:藝術哲學;批評與文化研究的當代思潮。著有《叔本華》(1999)、《尼采》(2000)、《華格納》(2008)等。
圖書目錄
引用文獻說明
1 尼采之形象
2 悲劇:誕生、死亡及復活
3 幻滅與隱退
4 道德及其不滿
5 唯一不可或缺之事
6 預言
7 占據制高點
8 主人與奴隸
9 用錘子進行哲學思考
後記
索引
英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