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追溯
牛屯大火燒,已有300多年歷史,與道口燒雞齊名。“麵團半斤重,鏇圈十八層;內填豬油餡,外塗豆油烘;爐內翻八遍,兩油相交融;黃焦且酥脆,佳味饋親朋。” 在北滑縣和長垣、封丘、延津縣 交界處的牛屯集(現在牛屯鎮)一帶,這首不知作者的,形容“牛屯大火燒”的小詩,多少年來常被說書的藝人當作“開場白”,藉以招徠聽眾。“牛屯大火燒”是一種風味獨特的地方傳統食品。
相傳在二百年前,因牛屯集是北京至開封的“官道”驛站,過往官員至此,必落轎下馬,令店家趕製“牛屯大火燒”,自己一飽口福之後捎走許多,這也是牛集比較繁榮的原因之一。直到現在“牛屯大火燒”仍被這一的人們視為款待賓客、饋贈親朋的傳統美味。
製作工藝
據介紹,正宗牛屯火燒的做法是頗為講究的,麵粉、油料、作料都必須用上等品,和面用水冬天為“甩手水",夏天用“陰陽水",春秋為“頂手水"。天熱時斤面兌水二兩許,天冷時斤面兌水半斤,和面時要猛揉慢“醒",做到盆里不留剩水,面里不窩生面,面劑大小適中,打時緊摔慢抻,要求手不離油,面不粘手。將面劑拉得長如腰帶,寬約寸許,再捲成陀螺狀,鏇磨成型後壓平。遇火力炙烤,中間則會自然膨脹鼓出。爐槽里要經常存油錢深,火燒入爐後,需猛火粘手。將面劑拉得長如腰帶,寬約寸許,再捲成陀螺狀,鏇磨成型後壓平。遇火力炙烤,中間則會自然膨脹鼓出。爐槽里要經常存油錢深,火燒入爐後,需猛火熏,文火悶,不時刷油,出熟放生,循環往復,短需一刻鐘,長則半小時,方可下爐。帶餡火燒也是牛屯火燒的一大特點,餡為細碎五花精肉 (回民多為羊肉)、細鹽、蔥花、孜然、作料面拌和均勻,面伸開後捲入其中。火燒熟後,買者須從側面利一小縫,以散發其殼內熱氣,否則,將灼熱難以下口。
“牛屯大火燒”的製作工藝及其佐料十分考究。要用綿60攝氏度的溫水和面,拉成長條,攤上鮮豬油塊、花椒麵、茄香面、蔥花和碎鹽,卷十八層成園形麵團,在油鏊上煎硬後,再投入爐膛壁上烘烤,翻轉八遍,遍遍都塗豆油或其他植物油,以使內填的豬油塊熔化外浸,外的植物油內浸。這樣烤熟後,黃焦酥脆,味道鮮美,香而不膩,用手掌一拍即成碎片,牙齒好的人嚼之用聲;若老人食時放在籠上一蒸,軟如蛋糕,香味浸人脾。
近年來,牛屯流行的“夾什"火燒更加豐富了火燒內容,或雞蛋或牛肉或火腿腸或豆腐串或綠豆芽,在爐面上切開攤好,佐以精鹽、蔥花、麻油、孜然、甜麵醬、辣椒麵、胡椒粉,煎熟後,將火燒環面切開一半夾入心內,口感香甜適中,麻辣爽口,風味更是別具一格,未及下爐即香氣四溢,食者讚不絕口,聞者垂涎欲滴。
評價
1、牛屯火燒不僅色香味美,而且價格便宜,莫說達官顯貴,即便升斗小民,也絕無不堪重負之嫌。在牛屯街頭,常見打工力夫引車賣漿者,一個火燒一碗燴麵,吃得滿面流油,三兩元錢,足可填飽肚皮。也有那愛吃零食的少男少女以及上班一族,或時間倉促,或不堪刷鍋洗碗之煩,便買一“夾什"火燒,邊吃邊走,行色匆匆,津津有味,樂此不疲,儼然成為牛屯街頭一流動風景。更有那外地車輛,常駐足牛屯街頭,徘徊踟躕遲遲不行,問其何為?乃等買火燒者也。(中國報導網)
2、 的確,“牛屯大肉火燒”是一種風味獨特的地方傳統食品,相傳早在三百多年前的清乾隆年間已開始興盛。“牛屯大肉火燒”之所以能夠紅火起來並揚名全國,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由於它的地理位置:牛屯離汲縣(現衛輝市)2500米,距封丘、延津、長垣均為2500米,是方圓百里聞名的大集市、而且,那時牛屯集是北京至開封的“官道”驛站,過往的官員至此,必落轎下馬,令店家趕製“牛屯大肉火燒”,自己一飽口福之後還要捎走許多,大火燒生意十分紅火,做大火燒的店鋪曾一度達到40餘家。二是牛屯人製作大火燒有一種精益求精的精神,寧缺勿濫,寧肯少打幾個,少掙幾毛錢,也絕不粗製濫造。著名的火燒製作師傅、高家第八代傳人高清武曾留下這樣的傳說:在一個大集市上,買他火燒的人特別多,都想趕緊拿到手,催的高師傅有點煩。但他又不願偷工減料,粗製濫造糊弄顧客,怎么辦?他心一急。端起一盆水,呼的一下子把火燒爐澆滅了,並說:“今天我不打了,你們愛買誰的就買誰的去吧!”。
如今製作“牛屯大肉火燒”的師傅們在繼承傳統技藝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又增加了新的原料,烤制出的大肉火燒顏色金黃,口感焦酥,泌人心脾。2009年12月,牛屯大肉火燒被列入滑縣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名錄。中原名吃網祝願牛屯大肉火燒繼續發揚光大,中原名吃網讓中原名吃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