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可樂心理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牛奶可樂心理學 牛奶可樂心理學

《牛奶可樂心理學》將生硬、晦澀的心理學理論,帶入到了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讀起來會異常輕鬆有趣。

全書值得引用的心理學概念比比皆是,豐富的案例、解說讓你目不暇接,還有作者親筆繪製的漫畫插圖不僅簡單易懂,而且增加了閱讀的趣味性。

對於想要打好心理學基礎的讀者們來說,這本書絕對是最好的學習手冊。

作者簡介

張根英 畢業於韓國延世大學心理學系,獲得心理學博士學位,現為《每周電影》的專欄作家、韓國國書研究所“韓國青少年政策研究院”的研究員。 此外,他運營名為“Psv-JJANGGA”雅虎人氣主頁、 “雅虎姑娘”趣味分析網站,以及“IDsolution”等心理測試網站。 主要作品有《你是精神病患者吧》、《爆米花心理學》、《瘋狂JJANGGA的電影心理學》,譯作《時間的心理學》、《人類——這一容易欺騙的動物》等。

目錄

作者序

第1章 你我的世界大不相同

第2章 主隱藏在潛意識中的你

第3章 個人的內心與集體的威力

第4章 讓人健康的動力來源

第5章 讓內心發生變化的力量

第6章 積極行為的激發

第7章 是大腦還是內心

第8章 記憶的原理

試讀章節

為什麼在雪地里真的看見了耶穌?

我的姑姑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小時候。姑姑家的客廳里掛著一個相框,姑姑告訴我說,相框中的那張照片是一位出色的攝影師在拍攝被雪覆蓋的大地時發現的耶穌面部輪廓。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個沒有確立信仰的攝影師每次都會祈禱老天爺讓他能見一次耶穌的面龐。然而在不久之後,他的這個願望便實現了。一次,他正騎馬賓士在一片即將融化的雪地上,這時,他突然聽到一個低沉的聲音在對他說:“拍張照片吧。”他疑惑地四下張望,並在心裡盤算著:“哪來的聲音?要我拍什麼?”不過眼前的情景馬上給了他最肯定的答覆。在暗室里沖洗照片的時候,一副清晰的人物面部輪廓呈現在了這張照片上,而這個面孔也被人們公認為是“耶穌的臉”,自此,這張照片開始傳播到了世界各地。

不單單是這張照片,從西方的諸多例子中,我們也能看到不少類似的情況。諸如印刻著耶穌面孔的土司和有著人類身形的土豆,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好像人類就是有一種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熟悉的完形”的驚人才能。但是想要讓公眾認可這些特定形象也是有其基本原則的。因為的確不能單憑著信仰而“指鹿為馬”地將一幅平常雪景認定為“耶穌的面孔”,那么,能夠讓那些沒有基督教信仰的人也同意信徒們的觀點,把一張雪地的照片認定為“耶穌”,是在怎樣一個心理變化的過程中產生的呢?

那就讓我們看看下面的這幅圖片。

這幅畫是l915年由丹麥的完形心理學·家埃德加·魯賓(EdgarRubin)經過苦思冥想所創造出來的,並以“魯賓的面孔”這個名字而廣為人知。魯賓想通過這幅畫告訴我們,對某種“形態”進行觀察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複雜而又美妙的過程,而且是一種依照黑白理論分幫的極端現象。我們直接引用他的話來看看。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