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牙商”,即“牙行”的商人。它是撮合貨物銷售的中間人。那為什麼會稱“牙”?原來古代時“牙”是“互”字的俗字。“牙市”亦即“互市”,“牙人”即“互人”,意思是互通有無貨物的人。它最早出現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據《舊唐書》載:“祿山為互市牙郎”,意思是安祿山這個人曾經當過商品買賣的中間介紹人。
福州解放前有兩處最大的牙行集中地,一在今五一廣場東邊水部的“羊牙”。它是一個販賣活羊的大市場,凡福清、長樂、羅源等地的養羊戶,把羊運到福州水部“羊牙”,交給牙行老闆代為出售。另一處是“水果牙”,位於今台江區達道路,那裡集中從長樂以及福州郊區農民運來的荔枝、龍眼、柚子、香蕉等四季水果,寄在牙行代賣。而小商小販則從牙行批發零售。牙行老闆向寄售者收取佣金,等貨物全部批售後,才向寄售者發給錢款。
凡從事牙行業者叫“牙郎”,必須向政府有關部門領取“牙貼”,等於今天的營業執照,每年繳納牙貼銀稅,稱為“牙稅”。
此外,“牙”又是“衙”的正名。明清時代的官署稱“衙門”,其實它是“牙門”的訛稱。因為漢代時候,官府所在地的大門上,都繪刻有一隻獸頭,開口露出巨牙,以示威嚴。尤其是軍隊營帳前豎的大旗上,都繪繡有虎頭虎牙。那些當官的人往往受人錢財賄賂,所以對於貪髒的官吏,便稱為“牙門千匹”,正如民謠所說:“牙(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劉湘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