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 者:甄逸夫 編著
出 版 社: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6-1
版 次:1
頁 數:221
字 數:206000
印刷時間:2008-6-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542740656
包 裝:平裝
編輯推薦
要想有思路,必須有觀念。觀念能夠從根本上改變一個人。觀念一變,孩子就變!
內容簡介
親職教育在孩子一生的成長中起著奠基石的作用,沒有親職教育這個奠基石,孩子成長的這個大廈就建立不起來,有專家對親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做了很形象的比喻:如果教育是一棵樹,那么這棵樹就是由親職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部分組成的;如果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分別是這棵樹的主幹和樹葉的話,那么親職教育就是這棵樹的根部。根深才能葉茂,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根系不發達,樹就會長得瘦弱,容易受到病蟲的侵害;若根部壞死樹就會死去,這是父母們都懂的道理。父母思路決定孩子出路,別讓你的思路影響孩子的出路。
不同的親職教育觀念,決定著不同的教育態度和方法,也就決定著不同的教育效果。樹立了正確的親職教育觀念,才會確立理性的親職教育態度;才會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以理智代替衝動;才會冷靜對待孩子成長發展過程中各種各樣的問題,頭腦清醒地去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目錄
第一章 找對思路:父母思路決定孩子出路
1.別被“社會呼聲”迷惑
2.以開放的態度對待孩子的成長
3.以理性的態度規範自己的行為
4.父母應該和孩子一起成長
5.不要寄希望樹大自然直
6.學習好不等於有未來
第二章 霧裡看花:你的孩子你不懂
1.讀懂孩子這本書
2.彎下腰來和孩子說話
3.高明的家長會傾聽孩子的呼聲
4.不要以“成人感”體察孩子的“兒童心”
5.提前開發害處多
6.找準孩子的興趣點
第三章 慧眼識珠: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1.為什麼要讓孩子成為自己
2.寬容孩子的缺點
3.別把特點誤認為是缺點
4.尊重孩子的朋友
5.給孩子單獨的活動空間
6.不要為孩子“選擇”興趣
7.孩子需要自己的理想
第四章 融會貫通:別讓孩子成了孤家寡人
1.培養孩子的“親社會行為”
2.對孩子的“獨占意識”認識不夠
3.注重孩子交際能力的培養
4.教孩子做“語言大師”
5.教孩子做博愛之士
6.會合作才會成功
7.讓孩子自己“解決”糾紛
第五章 拋磚引玉:化孩子頑皮為創造力
1.允許孩子“撒野”
2.賞識孩子的大膽懷疑
3.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
4.給孩子以“新異”刺激
5.用精進力培養孩子創造力
6.別把天性當作天賦
第六章 反敗為勝: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1.賞識孩子的每一個進步
2.別讓失敗的陰影籠罩在孩子頭上
3.正確面對孩子的失敗
4.給孩子注入樂觀元素
5.有時,可以讓孩子冒冒險
第七章 洞察秋毫:鑄就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1.對錢要有一個好態度
2.要給孩子灌輸理財意識
3.告訴孩子掙錢和花錢之間的關係
4.“壓歲錢”由孩子支配
5.允許孩子向父母借錢
6.放手讓孩子購買較貴商品
7.從小生意中明白大道理
第八章 潛移默化:打造孩子獲取幸福的本事
1.為孩子一生的幸福著想
2.給孩子正確的愛
3.讓孩子懂得感恩
4.培養孩子的利他精神
5.鼓勵孩子嚴格自律
6.關愛要恰當,“心罰”要不得
7.不要違背許下的承諾
第九章 高屋建瓴:培養孩子成大事的氣質
1.別讓孩子的自信在暗示中喪失
2.賞識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聰明
3.必要時把孩子推上“絕路”
4.培養孩子的成就感
5.讓孩子擁有時間觀念
6.培養孩子的競爭能力
7.重視培養孩子的自制力
第十章 因勢利導:別讓孩子潛能發了霉
1.打造一雙火眼金睛
2.給孩子接觸大自然的機會
3.給孩子的想像力插上翅膀
4.別把孩子裝在套子裡
5.別剝奪孩子手指尖上的“智慧”
6.允許孩子成為“雜學博士”
第十一章 高瞻遠矚:雕塑好孩子的心靈
1.別忽視了孩子的心
2.引導孩子化解壓力
3.孩子需要寧靜,不需要獨處
4.別把“立志”與“立欲”混淆了
5.別讓孩子枕著“榮譽”做夢
6.告訴孩子哪些性知識
7.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讓孩子快樂成長
8.培養哪些健康的心理素質
9.學會心理的自我調節
第十二章 洗心革面:改變孩子先改變自己
1.別讓孩子成為父母“戰爭”的犧牲品
2.耳濡目染會改變孩子
3.尊重孩子到底有多難
4.改掉嘮叨說教的毛病
5.把批評的藝術提高一點
6.要跟孩子講道理
7.不要打斷孩子的思路
部分章節
第一章 找對思路:父母思路決定孩子出路
1.別被“社會呼聲”迷惑
有些父母素質不高,對事物缺乏辨別的能力,在培養孩子的問題上被“社會呼聲”所迷惑,簡直無所適從,有時必然偏離正確的航線。
現在全社會都在關注孩子的教育,從一定意義上說是好事情,說明人們已經重視國民素質的提高。
但是,在這些呼聲中,不免有些偏激的傾向,說重了這頭,又忽略了另一頭,有的父母缺乏辨別能力,像大洋中丟失了指南針的航船,昏頭轉向,人家怎么說自己就怎么辦。其實,父母不要忘了自己對孩子最了解,該怎么辦,不該怎么辦,自己心中最有數。舉個簡單的例子,就說“減負”吧,孩子本來就不愛學習,功課沒學好,照樣玩去。父母也讓他在“減負”的呼聲中什麼也不乾,那孩子不是成了“白丁”了嗎?
在素質教育中,學校把孩子的時間放鬆了一點,社會又在提倡全面發展,可是有的父母又把學習加特長當成素質教育。於是,不管孩子是否有這個天賦或者愛好,又逼著孩子去學琴、學書法等。當然,除了學習以外,再多學一些別的東西也不是不對,關鍵是父母不要認為這就是素質教育。
有人說,全社會都在替孩子說情,父母似乎成了教育孩子的“罪人”。就說父母侵犯孩子的隱私權吧,許多孩子現在在“社會呼聲”中理直氣壯了,認為我學習不好那是我的隱私,父母無權過問;在中國小就談戀愛,父母過問一下,又侵犯了孩子的隱私。但是父母是孩子的監護人,有情況不了解,不知情,又怎么能當好孩子的監護人?
就說早戀吧,孩子在中國小就戀愛,能不耽誤學習嗎?如果父母能了解一些情況,讓孩子正確對待早戀,或許會把孩子解脫出來,這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好處的,難道說讓孩子都在中國小去戀愛、去結婚就好了嗎?
作為父母要把孩子培養成人才。如果缺乏辨別能力,今天往東,明天向西,搖搖擺擺,孩子成長的時間不多,孩子一步錯了百步歪,時間經得起搖擺嗎?
所以,父母要不斷地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孩子小,容易出錯,一旦“天塌下來”還得由父母頂著,所以父母要有明確的認識,該怎么辦,不該怎么辦,心中要有數。當然也不可固執已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