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和聲

爵士和聲

爵士和聲(Jazz harmony)是傳統功能和聲在20世紀後發展出來的和聲語言與和聲技巧。

簡介

流行音樂作曲專業必修學科之一。用於Jazz、R & B、Soul、Fusion、Bossa Nova、Funk、Latin、Reggae、Rock & Roll、samba等大部分流行音樂創作。學習需有一定傳統功能和聲基礎。

和聲知識

爵士和聲大部分是調性和聲,是建立在功能和聲基礎上而來,和弦也是有功能的。儘管像查爾斯·明格斯(Charles Mingus)、塞西爾·泰勒(Cecil Taylor)等作曲家曾經使用非調性的作曲技法對爵士和聲有過嘗試,他們那種所謂的“自由爵士”(free jazz)有時也的確表現出了非調性音樂的某些特徵(其作曲手法更類似於現代音樂中的偶然音樂,與音響效果基本是泛調性或無調性。所以“自由爵士”歸為先鋒音樂更恰當,而不是流行音樂)。然而,對於大多數的作曲家來說,仍然還是保持這一種相對保守的和聲技法。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所使用的和聲語言也依然是清晰可辨的。爵士和聲有如下知識點:

音階

除了運用大小調體系音階與中古調式音階外,還有布魯斯音階、對稱減音階、變化屬音階(中古調式混合里底亞的各種變化)、比波普音階或全音階等。

和弦

基礎和弦由三和弦及七和弦構成,三和弦有大三、小三、增三、減三、掛四三一共五種,七和弦有大七、小七、屬七、增七、減七、小大七、小七降五(半減七)、增大七、屬七掛四、大六、小六一共十一種。其它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只是基礎七和弦加入延伸音(擴展音)之後的不同名稱。

和弦張力

爵士和聲以七和弦為基礎,所以選用的和弦就有張力(緊張度 tensions),張力包括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以及他們的全部半音和弦(b9、#9、#11、b13)。之所以這樣命名,原因在於它們產生了和弦結構中大量的不協和音,當張力被使用時,和弦的九音、十一音、十三音隨之出現。在七和弦之上疊加的更高位的和弦音,這個和弦音被稱為延伸音(擴展音)。

附加音和弦

與功能和聲中附加音和弦概念相同。在不改變和弦性質與功能的前提下加入能使和弦音響得到擴充或張力的音。比如Cm7add11,雖然五音和弦,但實際和弦性質是小七和弦。

變音和弦

通過將和弦音進行變化得到一定的張力與傾向。

四度疊置和弦

四度疊置比三度疊置更加模稜兩可,四度疊置的“三和弦”(安四度排列的三個音構成的和弦)其音響效果既不是大小調的,也不是增減的。

替代和弦

同功能或同作用的和弦進行替換與和聲進行時的和聲變化處理。

半音和聲

半音和聲是將兩個和弦用一個或更多的半音進行連線的和弦。它可能發生在調性的上下文關係之中,但半音和弦卻又是很具戲劇性的和弦,尤其是當它從遠關係調或近關係調中解決到了一個新的和弦時。

和聲多樣性

調式互換通常是一種調性或一種調式的自然和弦向另一種調性或調式的和弦借用。作曲家和改編者出於對和聲多樣性要求的緣故,調式互換通常是一種和弦進行的反覆。

轉調終止

結束在其他調性的和弦上,新的主和弦出現。

1、固定的:利用調號確定

2、過渡的:短暫而未經確認的片段;調號不變;因而被稱為“主音系統”(tonic systems)。

相關教材

爵士和聲 爵士和聲

美國作曲家Ted Pease所著《Jazz Composition:Theory and Practice》(《爵士作曲理論與實踐》)

陳雲強編寫的《爵士和聲》 陳雲強編寫的《爵士和聲》

國內資深吉他及爵士和聲教育家陳雲強編著的《爵士和聲》(湖南文藝出版社,2013.01月出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