燴鱔,是江陰曆代名菜中的又一道以黃鱔為原料烹製也來的菜餚。其烹製成菜後,酥香鬆軟,鹹甜相隔,口味特別適應江陰人的愛好,且營養豐富,故受到歷代江陰人的喜愛,能成為江陰的名菜。
製作方法:燴鱔的烹製方法是:
取粗壯的活黃鱔兩條,用開水燙死,抹去其身上的膩味,並去其頭,尾,骨,劃成鱔絲,粘上蛋清,待用。將炒鍋置於灶上,加入油,用旺火燒熱。待油溫燒至六成熱時,則將鱔絲投入,讓其炸黃,然後,倒入漏勺,瀝去油。
鍋底留油後,復移灶上,將炸黃的鱔絲投入,加入黃酒,醬油,精鹽,蔥薑末和少許高湯,先用旺火煮之,待泡沫溢出,撇去,則加入白糖或冰糖用小火燜之。待糖化,即可起鍋,裝盆,食用。燴鱔與其他黃鱔菜相比,有不同的特點:既鮮又香,既酥又軟,既鹹又甜,口味,口感都比較好。
燴鱔,原本是江陰夏季的時令菜,以小暑前後食用的人為最多。其除了能獨立地當作菜餚吃外,還能作為蓋澆面的澆頭使用。江陰歷史上的名面――鱔澆面,用的澆頭就是燴鱔,故鱔澆面也叫燴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