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平衡型膳食結構

營養平衡型膳食結構

營養平衡型膳食結構,是指從根據日常生活中人們所攝取的七大營養素,通過科學、先進等理論進行配比,結合現代生產工藝,以達到人體最佳吸收配比的整蛋白型非要素製劑。即通過膳食補充得到人們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素,而且既有足夠的數量,又有適當的比例。它具有熱量營養素構成平衡、胺基酸平衡、各種營養素攝入量間的平衡、酸鹼平衡、動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平衡等特點。

基本信息

簡介

平衡飲食平衡飲食
動、植物性食物消費量比較均衡,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攝入量基本符合營養要求,膳食結構比較合理,以日本人的膳食為代表。分析戰後日本人的膳食結構,可以發現有以下幾個特點:糧食消費逐年下降,1960年人均穀物消費410g/d(克每天),1980年降至312g/d,下降了24%,但到1984年仍達298g/d,加上類,人均口糧(折合原糧)則達484g/d;動物食品消費增加較多,但並不過量,而且水產品食用量較大,1984年,人均肉類消費量62g/d、牛奶及奶製品168g/d、雞蛋39g/d、魚貝類95g/d,動物蛋白質攝入量占蛋白質攝入量的45%,水產品蛋白質又占動物蛋白質攝入量的50%;ƒ能量攝入量低於歐美已開發國家,1984年2594kcal(千卡),近幾年仍處於相對穩定狀態,蛋白質83g/d,無大變化,脂肪增加較多,為81g/d但仍低於歐美已開發國家,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分別占總能量的59.2%、12.8%、28.0%,膳食結構總體上仍是比較合理的。

但隨著膳食結構的變化死因順位還是發生了變化。上世紀初危害居民健康的結核病,由於抗結核藥的套用,至80年代降至死因順位10位以後,肺炎隨著抗菌素的出現,降至死因第4位;而如今死因前三位的疾病為惡性腫瘤、腦卒中、心臟病(心肌梗死)。儘管有許多影響因素,但膳食結構的變化,仍然是不可低估的因素,這就是諸多日本學者呼籲防止飲食西化的重要原因。

特點

1)動植物食物比例適當
2)膳食能量能滿足需要
3)宏量營養素供能比較合理

目前這種膳食結構已受到西方膳食模式的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