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尾服[燕尾服(服裝、電影)]

燕尾服[燕尾服(服裝、電影)]

燕尾服,形式為前身短、西裝領造型,後身長、後衣片成燕尾形呈兩片開衩,源於歐洲人馬車夫的服裝造型。

簡介

燕尾服燕尾服

燕尾服的英文名稱是Swallow-tailedCoat,簡稱Tailcoat。在英國稱EveningDressCoat,是指晚間六點以後正式社交場合的著裝,曾被視為晚間第一禮服,是最為正式的晚禮服,號稱男士禮服之王。但在現代的社交生活中,它通常不作為正式晚禮服使用,只作為公式化的特別禮服,如古典樂隊指揮、演出服,特定的授勳、典禮、婚禮儀式,宴會、古典交際舞比賽、特別的告別儀式、五星級的服務生晚禮服等。由於它的特殊性,燕尾服的形式相對固定,屬於比較好認的一類,顏色多為黑色或深藍色。

分類

法式燕尾服法式燕尾服
隨著時間的推移,燕尾服發展成兩種樣式:
其一為英國式,英國式主要為高翻領,且是對稱的三角形,扣上扣時為對襟形狀。它一般與白色的短外褲一同穿,如是穿緊身褲,就應以黑皮靴相配。
其二是法式,法式的主要特點是帶有較長的前擺,若與黑色的絨短褲相配,會顯得英俊瀟灑。

歷史

燕尾服燕尾服

燕尾服起源於英國。在十八世紀初,英國騎兵騎馬時,因長衣不便,而將其前下擺向後捲起,並把它別住,露出其花色的襯裡,沒想到這卻顯得十分美觀大方。於是,許多其他兵種相繼仿效。

十八世紀中葉,官吏和平民紛紛穿起剪短前擺的服裝作為一種時尚,這樣燕尾服就產生了,並且很快地遍及了全英國。到了十八世紀晚期,燕尾服已經在歐美大部分國家風靡起來了。

十九世紀中期,燕尾服成為某種高雅的象徵,已不再是原來的對襟了,而是時興單排扣和不剪下擺的樣式,也可不必再與靴子相配。在當時,許多典禮或隆重場合都可見到燕尾服的身影,尤其黑色成為眾多歐洲男子的寵兒。

隨著時裝在不斷發展,燕尾服似乎即將退出流行的舞台。但制式燕尾服又給了人們一次機會。這時的燕尾服已不再是以前那樣的單調。如教育門的官員穿的是藍黑色天鵝絨領子的深蘭色燕尾服;飯店的工作人員穿著素黑色的燕尾服,而且有黑色蝴蝶結作為配物;上層人士、富人及其僕人則穿相應有金銀邊的燕尾服。

燕尾服最初是硬翻領,領下是披肩,到了18世紀末發展為兩種式樣:英國式和法國式。英國式是對稱三角形寬折高翻領,燕尾服在扣上扣時成對襟形狀,它與有白護套的短外褲配套穿,如穿皮褲或緊身褲時就要與黃翻口或不翻口的皮靴配套。法國式的燕尾服帶有下前擺,在拿破崙帝國初期時的隆重場合下,它與黑天鵝絨短褲配套穿。

19世紀30年代,各種配色的黑燕尾服獨佔歐洲男子時裝鰲頭。此時的燕尾服式樣是單排扣和不剪下擺,它不再與靴子配套。從50年代起,燕尾服僅在隆重的場合穿著。制式燕尾服的興起,促使燕尾服的再次流行。

到21世紀初,人們仍然可以通過電視,在國外一些重大盛典、會議上看到穿燕尾服的人;在音樂會上,也可見到穿燕尾服的指揮家。雖然當今的燕尾服有些改變,如領子袖口等,但總體的改變不大。見到它,讓人有一種肅然起敬的感覺,這也正是燕尾服帶給人們的魅力所在。

用料

燕尾服與一般的套裝不同,高貴滑爽而又柔和的面料和那合體莊重的造型相輔相成,創造出禮服獨有的優雅氛圍。燕尾服的衣料十分講究,只能使用黑色或藏青色的精紡禮服呢(dressworsted)或駝絲錦(doeskin)來做。

造型特點

正面造型

燕尾服燕尾服
寬寬的槍駁頭上蒙一層無光澤的平紋綢或塔夫綢面,前門襟的扣子也是用同樣的平紋綢包起來的包扣,左右各有三粒,袖口處的三至四粒裝飾扣也是同樣的小包扣。駁頭上有插花用的扣眼,左胸前有手巾兜。肩較寬,肩頭較方,胸部的放鬆量較大,有英國式西服的造型特點。前衣片在腰圍處收緊後向外張,也就在這種外張的感覺剛剛開始就被切斷了。

背面造型

燕尾服從前面看,很象流行於30至50年代的夏季用晚宴服“麥斯·茄克。(messjacket,也稱作militarymessdress,麥斯是會餐的意思,麥斯·茄克是在1889年駐南非的英國陸軍士官會餐時作為禮服穿的一種白色無尾短茄克,到20世紀30年代才作為夏季略禮服流行於民間,美國人也非常喜用這種茄克)。

穿著搭配

燕尾服穿著時不系扣,只在前身設雙排六粒扣裝飾。襯衫是白色的堅胸,領子是前摺,再以領結取代了領帶。
與燕尾服搭配的是,裡邊的三粒扣或四粒扣的方領或青果領的白色禮服背心。下身為與禮服同料的不翻腳長褲,兩側飾有緞麵條形裝飾,內里穿的是白色雙翼領禮服襯衣,胸前有“U”胸襯,配白色領結。

手套和胸前裝飾巾都應為白色。腳穿黑色襪子及漆皮皮鞋。除了要配上背心外,也可再搭上胸針或領針,以增加正式及華麗。

裁剪結構

衣片

英式燕尾服英式燕尾服
領子則是劍領或絲瓜領,領絹不可少,前身如背心般短,左右各縫了個裝飾鈕扣,腰圍以下不開衩,後面下擺成為燕尾狀,襯衫是白色的堅胸,領子是前摺,再以領結取代了領帶。燕尾服的後衣片長垂至膝部,後中縫開衩一直開到腰圍線處,形成兩片燕尾。

後背兩側有公主線構成,使其造型非常合體,腰部有橫向切斷線,與前面的衣擺切斷線相接,在橫切斷線下連線著燕尾部分,這是維多利亞時代男裝基本裁法的繼承。

後腰橫切斷接縫上裝飾著兩粒包扣,後中縫和兩側的公主線均採用劈縫做法,不緝明線。

袖子

燕尾服的袖子很細,袖山很高,袖窿較小,在袖根內側的腋窩部分有一塊做成雙層的三角形墊布,以增加耐磨性和吸汗性。

襯裡

燕尾服衣身部分的里子一般為黑色緞子,袖裡子則是白色的人字形斜紋綢。為了使胸部富有體積感,同時又有柔和的懸垂感,在前胸要用彈性較好的馬尾襯,後背部分一般用棉布襯或縮絨襯,駁頭上要用八字形的針腳來納,以增加駁頭的折返彈性。

褲子

與燕尾服相搭配的禮服褲也不同於一般的西褲,褲子是與上衣同布,立襠較深,一般不用腰帶,而用背帶“薩斯噴達(suspender)”。褲子前面有兩個活褶,褲腿從臀到膝較寬鬆。褲長略長一些,但沒有卷褲腳。外側褲縫處裝飾兩條與燕尾服駁頭同色同質的絲帶。兩側的褲兜為直開兜,前腰省的旁邊有單開線的表兜,一般沒有後褲兜,要有也只是一側有,是雙開線的挖兜。因使用背帶,故褲子前後都裝有背帶扣。後腰中央有三角形缺口,這裡保留著過去定做時代的痕跡。

延伸閱讀

莫言穿燕尾服領諾獎莫言著燕尾服領諾獎
當地時間2012年12月10日,2012年諾貝爾頒獎儀式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行。莫言身著黑色燕尾服領取諾貝爾獎證書、獎章和獎金支票。中國作家莫言領取了2012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並在隨後參加了盛大的諾貝爾晚宴。據媒體報導,莫言在晚宴尾聲發表致辭時,感謝了諾貝爾評審“堅持自己的信念”,同時感謝了自己的家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