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層名稱:燒火筒溝組
地層名稱(英文): Shaohuotonggou Fm
階代碼:Z1
地區代碼:9
命名:
趙祥生等1980年命名,命名剖面位於內蒙古阿拉善右旗燒火筒溝。
沿革:
郭宗山(1948)最早在該區發現震旦紀地層。進一步研究始於1960年,甘肅區調隊發現含疊層石淺變質的震旦紀地層與下伏的古老的深變質岩為不整合關係,分別稱為韓母山組和墩子溝組,時代改為晚震旦世,同時指出下部含礫千枚岩等代表冰川沉積,但未進行命名。甘肅地層表編寫組認為區內只有上震旦統,提出韓母山群一名,並根據地層的發育特點,分出上、下亞群。趙祥生等(1977—1980)將韓母山群下部的含礫千枚岩等屬冰磧岩的組合命名為燒火筒溝群,將上部含磷的層位劃歸下寒武統,稱韓母山群,但其含義僅指原名稱的上部。甘肅地質力學區調隊(1979—1981)將原韓母山群對比為震旦系,並且劃分上、下兩部分:上部取名為草大坂組;下部沿用燒火筒溝組。
特徵:
本組底部為黃綠色冰磧岩(雜礫岩),中上部為含礫千枚岩、粉砂質千枚岩或絹雲千枚岩。該組岩性主要是灰綠色紫灰泥礫岩、含礫千枚岩板岩,局部夾含礫細砂岩和砂質白雲岩等,厚800m。本組底部以灰色冰積礫岩與下伏地層墩子溝群不整合接觸,頂部2m以灰綠色粉砂質板岩與上覆草大坂組假整合接觸。主要分布於甘肅永昌縣韓母山、紅崖山、青石山及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右旗燒火筒溝及馬房子溝一帶。呈斷續出露。
備考:
近年也有一些研究者(如李文淵1991等)認為本組礫狀白雲岩可能反映了一種海相碳酸岩質碎屑流的沉積,而非冰川作用產物。
編撰者:高林志、高振家、范國琳
作者1:趙祥生
年份1:1980
作者2:郭宗山
年份2:1948
系名:新元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