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架花

上杭客家的 “架花”也叫“架子花”,歷史悠久。“架子花”根據有關資料記載,有一根竹竿上表演的、有搭成門字形竹竿上表演的、有排成一排的竹竿上表演的等等。表演時,從花腳開始點燃引線,從下而上層層燃放。當“架子花”燃放之際,火架上的傀儡時隱時現,金銀紛飛,場面十分壯觀,喝彩聲如雷震耳,響徹夜空,使得平時十分寂靜的山村成為歡樂的海洋。

歷史

上杭客家的 “架花”也叫“架子花”,歷史悠久。但 “架花”具體何時由誰引進的,尚無明確的文字記載。然縱觀當地的民間娛樂活動,它都與民俗或節慶活動有關。翁基村燒“架花”,是與本村的民俗活動扛“楊光老佛(經書)”有密切關係。楊光公帶回經書後,後人確定農曆正月二十四為神誕日,並舉行系列祭祀活動,據說當時浙江的燒“架花”很興盛,因此,在浙江做生意的翁基村人回來祭祖拜佛時,也要求燒“架花”,從此,翁基村在“扛老佛”時就有燒“架花”。客家地區各縣(上杭、永定、武平、連城)在節慶(主要在正月十五左右)時也有燒“架花”的活動,但大都沒有形成慣例,而上杭茶地鄉翁基村卻例外,除土改時期、“文化大革命”期間曾一度中斷外,到今為止年年的正月二十四日都要燒“架花”。上世紀50年代以前,祖祠有固定資金收入,叫“公嘗谷”,祖祠的一切活動就用此作開支,不夠部分再向族人收取。50年代後就靠族人募集,按男丁攤派和樂捐。活動規模根據資金多少來決定,一般的情況下 “扛老佛” 活動除燒“架花”必須外,還請吹唱班和木偶戲等。大型儀式的規模為:架花大而且層高、有兩班以上木偶戲對台、兩幫吹唱班對台;最小型儀式的規模為:只燒架花。至於儀式中木偶戲、吹唱班、燒架花同時演出還有個來歷:據說以前有三兄弟,愛好不同。老大愛熱鬧,要燒“架花”;老二喜歡音樂,要請“吹唱班”;而老三喜歡競技賭博,他要請木偶戲,而且還要對台,木偶戲的所有費用由他的賭場上開支。因而沿襲下來就每次“扛老佛”三項都要有了。2004年正月二十四活動期間,除燒“架花”外,還請了白砂新潮吹唱班(班主:賴耀明)和茶地“勝鳳堂”木偶戲(班主:吳景淮),使儀式更添熱鬧氣氛。
翁基村的“架花”,起初都請外地人製作,如永定虎崗、武平高梧、上杭舊縣、湖洋等地師傅都來過該村。一般在年前就要預定,到正月二十四日那天,他們把裝配好的煙火材料挑來(2人),一來就裝花搭架,很快完成。但到上世紀40年代末,上杭西門背人來翁基村打獵,經常住在本村,他會製作架花,因此,本村人就學會了製作架花。此後,翁基村的架花就由李姓人自己做。現在主要由李耀桃、李松生、李文邦、李意生等充當製作師傅。李梓周先生(77歲)說:“架花有十多層,每層都不一樣且用紙包起來,象神壇上的風燈一樣,看不見裡面的東西,只有燒到那一層才會顯現出來。還會用飛火,從十幾米處飛到另一處,然後飛到架花上點燃架花。”
“架花”根據有關資料記載,有一根竹竿上表演的、有搭成門字形竹竿上表演的、有排成一排的竹竿上表演的等等。翁基村的 “架花”是在一根竹竿上表演的。“架花”搭在祠堂外面池塘邊的小道上。先由三四個青壯年抬起竹竿,把裝配了各種煙花的“雪花蓋頂”插在竹竿的上方;然後在竹竿每隔1米的洞的兩邊與竹竿呈直角插上兩尺長的細木條(稱擔子),從上而下把擔子花和特製傀儡掛在擔子上,共九層,層層都不一樣;下方再加一層“花腳”,然後用引線把各層串聯起來。最後把竹竿豎起,固定在祠堂外面的腳架上。
表演時,從花腳開始點燃引線,從下而上層層燃放。當“架花”燃放之際,火架上的傀儡時隱時現,金銀紛飛,場面十分壯觀,喝彩聲如雷震耳,響徹夜空,使得平時十分寂靜的山村成為歡樂的海洋。“架花”的煙花名目很多,可根據需要進行增減。
清末《火戲略》中有“百子三級”、“太極祥雲”、“蝴蝶流星”、“華月磚(轉)花”、“九龍八仙”、“五色樓台人物山水”、“水鼠地鼠”……;“蟠桃壽星,初見是蟠桃,桃開變出壽星,壽星手中執桃,開有小壽星,則前壽星又不見。”還有“仙人招鶴”、“蕭史乘風”、“地涌金蓮”、“五老降天”等等。而翁基村的煙花名目則有“百子科”、“繁華似錦”“仙姬送子”、“仙女散花”、“過西天”、“狀元遊街”、“加官進爵”、“金猴撒尿”、“鯉魚噴花”、“滿堂紅”、“金雞騰飛”“三星高照”等等。《詞話》中還有一首詩云:“玉漏銅壺且莫催,星橋火樹澈明開;萬般傀儡皆成妄,使得遊人一笑回” 。其與翁基村文公祠神龕門對聯所述“你來看花我來看花花花大世界現出光明前身,眼中有物胸中有物物物如太極都是黃粱俊夢”之意思相近,具體形象地描述了燒“架花”這一精彩瞬間,對於人生的寓意,但其中更多的是加入了對美好生活的祈求與期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