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臍

燃臍(rán qí),指元兇伏法。典源為《後漢書》卷七十二〈董卓列傳〉:呂布斬董卓 ,棄屍於市。守屍的官吏用芯子點上火放在董卓肚臍眼裡,一直燃燒到天亮。後遂以"燃臍"等指元兇伏法。

書籍介紹

原文:《後漢書.董卓傳》:"乃屍卓於市。天時始熱,卓素充肥,脂流於地。守屍吏然火置卓臍中,光明達曙,如是積日。"後遂以"燃臍"指元兇伏法。

歷史事件

192年,司徒王允巧用連環計,使董卓呂布反目成仇,呂布遂與王允聯手將董卓誅殺。百姓欣喜若狂,在大街上載歌載舞。董卓的屍體被拖地當街示眾。這時,天氣炎熱,而董卓一向肥胖,油脂流滿地面,守屍的官員製作了一個巨大的燈芯,插到董卓的肚臍眼裡,用火燃燒竟然大放光明,從晚上燃到天亮,又繼續燃了一天。
從此,燃臍二字作為典故,用來表示禍國殃民的元兇伏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