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黃帝問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 ,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間,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願聞其故。岐伯對曰:巨陽者,諸陽之屬也 ,其脈連於風府 ,故為諸陽主氣也。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 ;其兩感於寒 而病者,必不免於死。
帝曰:願聞其狀。岐伯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之 ,故頭項痛腰脊強 ;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而鼻乾,不得臥也 ;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 ,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髒者,故可汗而已 ;四日太陰受之 ,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 。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 。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榮衛不行,五臟不通,則死矣。
其不兩感於寒者,七日巨陽病衰,頭痛少愈 ;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愈;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 ,則思飲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不滿,舌乾已而嚏 ;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 ,病日已矣。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髒脈 ,病日衰已矣。其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滿三日者,可泄而已 。
帝曰:熱病已愈,時有所遺 者何也?岐伯曰:諸遺者,熱甚而強食之,故有所遺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熱有所藏,因其谷氣相薄 ,兩熱相合 ,故有所遺也。帝曰:善。治遺奈何?岐伯曰:視其虛實,調其逆從 ,可使必已矣。帝曰:病熱當何禁之?岐伯曰:病熱少愈,食肉則復 ,多食則遺,此其禁也。
帝曰:其病兩感於寒者,其脈應與其病形何如?岐伯曰:兩感於寒者,病一日則巨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而煩滿 ;二日則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言 ;三日則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六日死。帝曰:五臟已傷,六腑不通,榮衛不行,如是之後,三日乃死何也?岐伯曰:陽明者,十二經脈之長也,其血氣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氣乃盡,故死矣 。
凡病傷寒而成溫 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 ,暑當與汗皆出,勿止 。
作品注釋
1、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楊上善:“寒極為熱,三陰三陽之脈,五臟六腑受熱為病,名曰熱病。斯之熱病,本因受寒,傷多亦為寒氣所傷,得之熱病。以本為名,故稱此熱病傷寒類也。”
2、巨陽者,諸陽之屬也:李念莪:“巨陽者,太陽也,太陽為六陽之長,統攝諸陽。”
3、風府:穴名,在項後入髮際一寸,屬督脈。
4、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張景岳:“人傷於寒,而傳為熱者,寒盛則生熱也。寒散則熱退,故雖甚不死。”
5、兩感於寒:一髒一腑,陰陽兩經,表里俱受寒邪,謂之兩感。
6、傷寒一日,巨陽受之:張景岳:“人身經絡,三陽為表,三陰為里,三陽之序,則太陽為三陽,陽中之陽也;陽明為二陽,居太陽之次;少陽為一陽,居陽明之次;此三陽為表也。三陰之序,則太陰為三陰,居少陽之次;少陰為二陰,居太陰之次;厥陰為一陰,居少陰之次;此三陰為里也。其次序之數,則自內而外,故各有一、二、三之先後者如此。又如邪之中人,必自外而內。”又如《皮部論》篇曰:“邪客於皮,則腠理開,開則邪入客於絡脈,絡脈滿,注於經脈,經脈滿,則入舍於府藏。此所以邪必先於皮毛,經必始於太陽,而後三陰三陽五藏六府皆受病,如下文之謂也。”
7、故頭項痛腰脊強:太陽經脈,從頭項下肩,挾背抵腰,故則頭項腰脊強痛。
8、不得臥也:李念莪:“胃不和,則臥不安是也。”
9、少陽主膽:《新校正》:“按全元起本‘膽’作骨。”《太素》、《針灸甲乙經》並作“骨”。丹波元簡:“蓋太陽主皮膚,陽明主肉,少陽主骨,從外而內,始是半表半里之部分,故改膽作骨,於義為長。”
10、三陽經脈皆受其病,其未入於髒者,故可汗而已:李念莪:“三陽為表屬腑,故可汗而愈也。未入於髒者,深明入髒則不可輕汗也。”
11、四日太陰受之:張景岳:“邪在三陽,失於汗解,則入三陰,自太陰始也。”
12、故口燥舌乾而渴:李念莪:“腎本屬水,而熱邪耗之,故燥渴也。”
13、故煩滿而囊縮:滿,同懣,煩悶的意思;囊,指陰囊。李念莪:“傳至厥陰而六經偏矣,邪熱已極,故為煩滿。”
14、七日巨陽病衰,頭痛少愈:王冰:“邪氣漸退,經氣漸和,故少愈。”
15、腹減如故:指腹部脹滿的症狀消失而恢復如常。
16、嚏:打噴嚏。此為陽氣和利,病情將愈之兆。《靈樞·口問》云:“陽氣和利,滿於心,出於鼻,故為嚏。”
17、大氣:指邪氣。王冰:“大氣,謂大邪之氣。”
18、治之各通其髒脈:其意思為當隨經分治。
19、汗,泄:汗,指汗法;泄,指泄法。程郊倩云:“汗泄二字,俱是刺法。”可參考。
20、遺:楊上善:“遺,餘也。大氣雖去,猶有殘熱在臟腑之內外,因多食以谷氣熱與故熱相薄,重發熱病,名曰餘熱病也。”
21、相薄:薄同搏。互相衝突搏結的意思。
22、兩熱相合:謂所藏之熱與谷氣之熱相侵薄。
23、調其逆從:根據病情而予以適當的治療,或逆治,或從治。
24、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張景岳:“復者,病復作。遺則延久也。”
25、病一日則巨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而煩滿:太陽與少陰為表里,病在太陽則頭痛,在少陰則口乾而煩滿。下文與此類同。
26、譫言:譫,多言也。王冰:“譫言,謂妄謬而不次也。”
27、陽明者……故死矣:張景岳:“陽明為水谷氣血之海,胃氣之所出也,故為十二經脈之長,且為多氣多血之經,若感於邪,其邪必甚,故不知人。凡兩感於邪者,三日之後,胃氣乃盡,故當死也。”
28、溫:指溫熱病。
29、病溫、病暑:丹波元簡:“溫病、暑病,皆是熱病,以時異其名耳。”
30、暑當與汗皆出,勿止:張景岳:“暑氣侵人,當令有汗,則暑隨汗出,故曰勿止。”
作品譯文
黃帝問道:現在的所謂外感熱病,都屬於傷寒一類。其中有的痊癒,有的死亡,死亡的多發生在六至七天之間,痊癒的多在十天以上,這是為什麼呢?我不理解,希望聽聽其中的緣故。岐伯回答說:足太陽經是人體諸陽經的統率。它的經脈連於風府穴(與督脈相會並行走於人體背部,而督脈總督全身的陽經),所以能主持一身之陽氣,為三陽之表。人體受到寒邪的侵襲,就會患熱病,發熱即使很重也不會死亡;如果表里兩經同時感受寒邪而發病的,就難免要死亡了。
黃帝說:希望聽聽感邪之後的發病情況。岐伯說:人體感受寒邪的第一天是太陽經受邪,所以頭項疼痛,腰脊牽強不舒;第二天邪氣傳入陽明經,陽明經主肌肉,其經脈挾鼻連絡於目,所以身體發熱,兩目疼痛,鼻腔乾燥,不能安臥;第三天邪氣傳入少陽經,少陽經主骨,其經脈循行於兩脅,上絡於耳,所以胸脅疼痛而耳聾。三陽經絡都受邪而發病,但邪氣尚未傳入五臟之里的,都可用發汗的方法治癒。第四天邪氣傳人太陰經,太陰經脈布散於胃中,上絡於咽喉,所以腹中脹滿、咽喉乾燥;第五天邪氣傳入少陰經,少陰經脈貫穿腎中並上絡於肺,連線舌根,所以口燥舌乾而渴;第六天邪氣傳入厥陰經,厥陰經脈環繞前陰而聯絡於肝,所以煩悶不安、陰囊收縮。如果三陰三陽經脈、五臟六腑都已受到病邪的侵害,營衛不能運行,五臟精氣閉阻不通,就會死亡了。
如果不是表里兩經同時感受寒邪而發生的熱病,第七天太陽經病氣衰退,頭痛減輕;第八天陽明經病氣衰退,身熱漸退;第九天少陽經病氣衰退,耳聾好轉;第十天太陰經病氣衰退,腹滿消失而思進飲食;第十一天少陰經病氣衰退,口渴停止,不煩滿,舌不乾,開始打噴嚏;第十二天厥陰經病氣衰退,陰囊鬆緩,少腹部的拘急亦減輕。邪氣全部退去,疾病日漸痊癒了。黃帝問:怎樣治療呢?岐伯說:治療應辨清疾病所在的臟腑經脈,分別予以調治,疾病就日漸衰退而痊癒了。一般而言,病程不滿三天而在表的,可用發汗的方法使之痊癒;如果病程已滿三天而入里的,可用泄熱攻下的方法使之痊癒。
黃帝說:熱病已接近痊癒,有時發生餘熱稽留不退,這是什麼原因呢?岐伯說:凡是有餘熱稽留不退的,大都是因為在發熱較甚時勉強進食,所以導致餘熱不退而遺留。像這樣的情況,都是病勢雖然已經衰退,但尚有餘熱蘊藏於體內,(如病人勉強進食)那么進食的谷氣之熱與病之餘熱相互搏結,就會出現餘熱遺留不清的現象。黃帝說:講得好!怎樣治療遺留的餘熱呢?岐伯說:觀察病人的虛實,調治其反常的情況,就可以使疾病痊癒。黃帝問:患了熱病應當禁忌什麼呢?岐伯答:熱病稍有好轉,吃了肉類等難消化的食物就會復發,過多地進食則會使餘熱遺留不清,這些都是熱病應當禁忌的。
黃帝問:表里兩經同時受邪而發病的病人,其受邪經脈和相應的症狀是怎樣的?岐伯說:表里兩經同時受邪的病人,第一天是太陽和少陰同病,症見頭痛、口乾、煩悶;第二天是陽明和太陰同病,症見腹中脹滿、身體發熱、不欲飲食,甚則神昏譫語;第三天是少陽和厥陰同病,症見耳聾,陰囊收縮,四肢逆冷。如果病情進一步發展,出現水漿不能飲入、神志昏迷而不識人的情況,到第六天就會死亡。黃帝問:五臟巳經損傷,六腑也不通暢,營衛不能正常運行,像這樣之後,為什麼還要到三天之後才死亡呢?歧伯說:陽明經是十二經脈之長,其血氣旺盛,故感邪後熱勢必重,易神志昏迷不知人。三天之後,陽明經的氣血才被耗盡,所以就死亡了。
大凡感受寒邪而引起的溫熱病,在夏至以前發病的是溫病,在夏至以後發病的是暑病。(暑病多有出汗)暑邪應當與汗一同排出,不可止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