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熱依汗·哈斯木出生在塔城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全家人只能靠父親做了點小買賣餬口,就在熱依汗6歲那年,辛勞的父親從卻從家裡裝了一大包糖果看鄰居家收養的孤兒。小熱依汗不解的問爸爸:“為什麼要拿著東西看他”父親拍著小熱依汗的頭說:“熱依汗,知道嗎鄰居家收養了一個沒有爸爸和媽媽的孤兒,可鄰居家也很窮,爸爸應該去看望他啊。”聽了父親的一番話,小熱依汗似乎明白了一些道理。也從那時起,父親幫助窮困人家和孤兒這件事在熱依汗幼小的心靈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但天有不測風雲,小熱依汗9歲時,善良的父親卻突然患上胃癌,不久便離開了人世。全家的重擔也一下子落到了母親身上。為了把4個孩子護養成人,熱依汗的母親節衣縮食,艱難地供著孩子們念書,懂事的小熱依汗也開始揣摩到了媽媽的心思,不僅學習在班裡最優秀,還經常幫著媽媽幹家務活。
有一年,村裡的一個寡婦突然患病去世,留下了兩個無依無靠的孤兒,為告慰丈夫的在天之靈,熱依汗的母親決定收養這兩個孩子。葬禮一完,熱依汗的母親便找到了村長,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村長遲疑地說:“帶四個孩子已經不容易了,再帶兩個那怎么行”熱依汗的母親說:“一隻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村長放心,有孩子一口吃的,就少不了他們一口。”村長說服不了母親,只好勉強答應了。
就在母親把兩個孩子領回了家時,熱依汗和姐姐弟妹都很納悶:“媽媽怎么帶回兩個孩子”此時,熱依汗的母親卻笑著對孩子們開了口:“以後,他倆就是的弟妹,要好好的關心!”聽了母親的話,熱依汗高興得跳起來說:“又多了兩個弟弟妹妹了。”熱依汗的母親對這兩個孩子像親生的一樣,一直供他倆上學到工作。母親的善舉無形中影響著熱依汗,愛心的種子深深地埋在了熱依汗的心中。
1954年,熱依汗考上了新疆學院(新疆大學的前身),因為熱依汗在校時生活費、學費全免,這無疑給比較困難的家庭減輕了很大的負擔。接受高等教育的熱依漢也暗自下定決心:畢業以後,一定要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老師,把愛心獻給天真可愛的孩子們。1957年,大學畢業的熱依如願以償地當上了她夢寐以求的教師。
熱依汗·哈斯木,一名新疆油田學院退休教師,由她牽頭成立於2001年的烏魯木齊市慈善總會“愛心媽媽”團隊,是社會各界愛心母親組成的一個社會公益團體。愛心媽媽們雖然年齡不同、民族不同,但是擁有一個共同的心愿,就是用一顆母親的愛心去幫助那些因家庭貧困而面臨失學、輟學的孩子們,去溫暖幫助那些在困境中的弱勢婦女。
義務教育
1992年,在教育崗位上辛勤耕耘了35年的熱依汗光榮地退休了。生活節奏也一下變慢了許多,對於習慣了快節奏生活熱依汗,還真有些不太適應。但一個偶然的機會,點燃了熱依汗老有所為的理想火花。1995年夏季的一天,熱依漢和往常一樣去菜市場買菜,突然聽到幾個男子的漫罵罵聲,同時夾雜著孩子悽慘的哭喊聲,熱依漢決定賞錢去看個究竟,只見幾個粗壯的男子正暴打兩個維吾爾族小男熱依漢見狀,心中很不是滋味,趕忙上前制止:“別打了,他們還是小巴郎啊。”這幾個男子岔岔地說道:“這兩個孩子偷個錢包”圍打的人停下了手,半信半疑地說:“這種孩子,回去好好管管吧”熱依漢拉著兩個正受寵若驚的孩子說:“走,回家去。”
回到家後,熱依漢趕忙打來水,洗去兩個孩子臉上的淚痕、血跡和污垢,又給兩個孩子端上了香噴噴的飯菜,見孩子狼吞虎咽得往嘴裡扒拉著飯菜,熱依汗看在眼裡痛在心裡。
一時間,熱依漢收養兩個孩子的事,在石油學院傳開了。該院學生食堂的一位維吾爾族炊事員慕名找到了熱老師說:“兒子艾思坎德成天不上學,也管不了,拜託熱老師給管管。”熱依漢答應了。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教育,艾思坎德變化很大,沒多久又重新回到了學校上學,後來還考上了烏魯木齊體校,2005年在全國拳擊比賽中獲得了第二名。
教育局的領導很納悶,經過了解後才知道熱依漢在家裡義務辦學的情況,於是安排媒體做了宣傳報導。由於媒體的宣傳,不少家長和熱心人紛紛把失學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送到了熱依漢的家,陸陸續續來了47名。熱依漢的家太小,收不下這么多的孩子,她犯難了。於是,他定下了收孩子的三個條件:失去父母的、經濟困難的、特別調皮的。經過嚴格的審查,她收下了27名學生,全都是7到13歲的孩子。熱依漢為每個孩子都準備了學習用具,給他們編了班、安排了課程表,家中的房子都成了教室,輪流給他們上課。對此,熱依漢常風趣地說:“這是辦家庭學校,退休不退崗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