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國英大師

“象形字”是指描摹實物形狀的一種造字法。 是“畫成其物,隨體詰詘”(《說文解字》語)的“畫”字。 g)者,既用作長發飄然的“長”,又用作高壽長者的“長”。

熊國英,字鶴年。號大熊;亦署“煮字澆畫生”。曾任《招商時報》社長,總編輯。在從事美術書法工作的五十多年間,從訓詁學和岩畫入手,深入研討用象形字創作書畫的新途徑。在反覆觀摩、臨寫岩畫和甲骨文、金文的過程中激發出對書畫創新的靈感。根據其載體不同,材質和時光對其消蝕造成的特殊效果,結合中國畫筆墨技巧,創造出全新的書畫形式——“象形字書畫系列”、“墨彩書畫”、“珊瑚書”和 “圖釋字畫”,使數千年古老書法終於走出了“黑白世界”,進入“彩色時空”;從遠古祖先的文化源頭開拓出一條書畫創新的道路。熊國英

熊國英是以古代象形字為支點,遵循“書畫同源”的學說,開闢了一條前無古人的書畫創新之路。其價值不僅僅是幾幅別開生面的書畫,更大的歷史價值在於開創了用象形字做畫的一代先河。 ● “墨彩書”一改書法幾千年白紙黑字之常規,將黑白藝術領入彩色世界! ● “形象字書畫”再現書畫同源之理論,開拓“非字非畫,亦字亦畫”新視野! ● 《圖釋古漢字》榮獲“全國優秀古籍圖書”和全國“三個一百”大獎! ● 從甲骨文、金文、簡牘筆畫中衍生出的亂石鋪路“珊瑚體”!
“象形字”是指描摹實物形狀的一種造字法。是“畫成其物,隨體詰詘”(《說文解字》語)的“畫”字。通俗點講就是用簡捷的線塊把物體形狀刻畫出來。現在講“象形字”一般指刻、鑄在龜甲、獸骨和青銅器具上像某種動物、人體、植物、建築、天象等的獨體字。如:人、鬼、日、月、山、水、車、馬、草、木等。在《說文解字》中雖將“象形”與“會意”、“指事”、“形聲”、“假借”、“轉注”分列為六種造字用字之法,但其它五種的字根(偏旁部首)也均由“象形字”組成。如“會意字”的“疾”在甲、金文中就是一個正面的“人”和射中人的一隻“矢”;“指事字”中的“本”字也是由一個樹木的“木”下加一指向樹根方向的“一”組成;“形聲字”中的“傳”左邊是一個“人”,右邊是一個用手轉動線穗的“專”。至於“假借”和“轉注”類,本來就是從已有的字形中轉借為它用的。如行走的“行”甲、金文均像一個四通八達的十字路口,表示可以行走。後轉用作行業的“行”;又如“長”字,甲、金文均像一長(chang)發的長(zhang)者,既用作長發飄然的“長”,又用作高壽長者的“長”。或因長發是逐漸長出來的,故又表示生長之長。後來,雖經秦統一文字成小篆並隸變為今文,象形字在視覺上逐漸淡化,但究其字根仍未逃離象形範疇。可以說:中國漢字就是由古象形字演化至今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