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劇情
需要糾正一點的是,這部由法國les films d’ici公司製片的片長52分鐘的紀錄片,並不是國內媒體提到的《採油日記》,又譯《烏金》(英文片名a journal of crude oil),參賽紀錄片的法文片名《l’argent de charbon》,直譯為《煤錢》,事實上也正是影片貫穿始終的中心線索。可以將鏡頭牢牢對準底層老百姓的民生苦難和社會變遷,並且用藝術的眼光和哲學的深度,震撼人心的中國導演並不多,王兵卻當之無愧。《鐵西區》中,他在火車司機旁側的位置架起攝像機,隨著火車的移動,鏡頭穿越破敗冷清的老工業區,沿著漫長的鐵路線一直深入到工廠車間的核心。《煤錢》中,王兵同樣借用拉煤司機的卡車副座位置, 透過車前窗玻璃,隨著貨車的移動,一開始就將觀眾帶到山西風沙漫天的煤場腹地。鏡頭下煤灰和黃沙交織在一起,和著呼呼的風聲,在天空中交織成灰色的獨特世界。在這裡簡陋的小餐館裡,拉煤司機和老闆進行最初交易,第一次,錢在人們手中交換。
接下來,鏡頭靜靜地追隨運煤司機的軌跡,如同公路電影,從山西的煤礦一直延伸到天津港口附近。在他們開著托斗車載著近百噸煤炭的運途中, 不分白晝黑夜的旅途不僅有坎坷不平的路面、 還會遇到公安毫不留情的罰款,高速公路工作人員收取過路費、以及面對油費漲價的實際困難。在批發給零售商人的時候,既有中間人的雙面遊戲,同時也不缺少買家的狡黠、同伴間的激烈競爭。 一次次的討價還價後,他們終於成交,接著需要用最原始的人力辦法,將滿車的煤炭全部卸下卡車。數著煤炭換來的鈔票,伴隨著或多或少的心滿意足,揚起公路的沙塵,運煤司機又踏上新一輪的循環…… 短短50多分鐘,紀錄片卻包含了大量信息,栩栩如生地把包括運煤司機在內的諸多角色的日常生活再現。
影評
煤炭,再也沒有比這更實際的物質商品了,尤其是在中國。王兵展示煤炭從礦場到轉賣出售的過程,實際上表現的是中國現存的一種社會關係和底層人們的生活。在煤塊交易的過程,從上游生產到下游出售的相關角色,運煤司機、批發買主、討價還價的中間人到那些靠體力卸煤的工人, 他們工作艱苦, 還會遇到羞辱、欺騙,辱罵,但是他們每個人似乎都以自己的方式掌握自己的命運,坦然而適應。今天的電影潮流中,人們喜歡在虛構劇情中加入記錄的成分,在亦真亦虛的自由創作中,探尋生活的真相和觀眾的共鳴。王兵拍攝本片選擇的途徑卻似乎正好想法。在他的這部紀錄片裡,除了影片最初採訪煤場老闆的一小段,可以體會到紀錄片採訪的傳統手法,餘下的部分,更像是一部故事片,依照時間線性講述了一個談不上戲劇衝突強烈,卻真實生動的小人物們的故事。
影片種對這種生存境遇給予了默然的凝視,法國《世界報》在評論這部影片時說 : 近距離的拍攝,這些艱難的討價還價傳遞的卻是一個關於商品關聯的普遍信息,其間又糅合了真實的殘酷,象徵的表現手法和薩繆爾-貝克特似的荒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