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煙臺二十中始建於1958年7月,當時校址在高疃鎮古上村北,稱"高疃農業中學",建校舍7間,占地300平方米,當年招生80人,分為兩個教學班,有教職工9人。後因校址面積狹窄,無發展前途,遂於1959年移至本鎮松嵐村東高地上,採用各大隊包乾的形式重建校舍。7月竣工,占地10畝,有校舍六七十間。學校遷入後更名為"煙臺第十一中學",招收新生104名,教職工增至14人,從此校址至今未動。
1960年7月,學校更名為"煙臺第十七中學"。1962年4月改為"福山第四中學"。"文化大革命"中改為"高疃五七紅校",開始時招生200名,分林水、紅醫、機電等專業班,分科講授專業知識,不按正常課程設定進行教學。1976年7月又改稱"五七"大學。這期間,先後套院牆602米。
1977年,學校恢復"福山第四中學"稱號。1981年開始招收國中生,成為完全中學。隨著學校學生數量的增加,校舍成為當務之急。1977年至1978年,又新建校舍50間。
辦學規模
1983年11月,因福山區劃歸煙臺市區,學校更名為"煙臺第二十中學",沿用至今,當時直屬煙臺市教育局領導。1984年夏,復歸福山區教育局領導。1981年至1984年翻新校舍4間。至1985年校舍240間,占地40畝,在校學生831名,有教職工81名,其中教學人員62名,編為6個高中班,10個國中班,成為一所初具規模的中學。
根據福山區統一規劃,自1986年起學校停止招收高中生,只招收國中生。1992年高疃鎮政府又投資35萬元,為學校翻新校舍50間,使學校面貌有了較大改變。2001年又新建校舍9間,2002年重建校舍8間,至今共有校舍168間,占地50餘畝,校內甬路500多米。20世紀80年代後期至90年代,學校招生人數基本上呈上升趨勢,近年隨著獨生子女漸居主體以及不正當擇校行為的頻頻發生,學校生源銳減,對學校各方面工作及學校本身的穩定性都產生了一系列影響。
學校近二十年來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不斷加強學校管理,修訂完善各方面工作制度、規範,最佳化內部工作機制,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也取得了不少優良傳統。在教育改革的新潮中,學校將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揚長避短,迎接挑戰,為開創學校教育教學事業的新局面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