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棚村

煙棚村

煙棚村地處四川省會東縣大崇鄉金沙江乾熱河谷地帶,生態家園的建設,使煙棚村實現了家居清潔化,庭院經濟高效化,農業生產無害化。一個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型農村正茁壯成長。

基本信息

煙棚村

煙棚村地處四川省會東縣大崇鄉金沙江乾熱河谷地帶,光熱資源豐富,農民科技意識強,對新生事物接受快,生產發展,生活寬裕。2005年該村一社70戶,314人蔬菜收入404610元;蠶桑收入179310元;畜牧業收入372150元;甘蔗收入13000元;香蕉收入140728元;糧食收入96800元;產品遠銷攀枝花、昆明、成都、哈爾濱等地總計收入1406798元,僅此五項實現戶平均收入20100元,人均收入4480元;尚有40餘人外出打工,農閒時從事其它經營,務工收入每年達50萬元,人均收入達6500餘元。富裕起來的農民對改變家鄉面貌的要求十分強烈。2005年縣委、縣政府把煙棚村列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以來,大崇鄉黨委、政府因勢利導,引導不強求,幫助不包辦,針對農民急需的問題,以“一池三改”硬化院壩,室內室外白粉牆,調梁垛脊,入戶硬化路,主幹路上的三面光漿溝、沙石路面建設為切入點,依託資源和區位優勢,把發展生態經濟落實到發展綠色農業,生產無公害農產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上來。目前,全社新建沼氣池70個,加上原有的沼氣池,戶平均建沼氣池達1.2個。形成桑園、蔬菜園、香蕉林,甘蔗林、芒果林五位一體的產業支撐;農作物生物質能還用以養殖牲畜,形成糞便熟化產氣。然後還田循環利用,通過“綠色轉換”,“能源再生利用”,促進鄉村的可持續發展。在建設中,煙棚村講究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以方便生產,方便生活為出發點,依山傍水,依山就勢地改造農居,既避免了住宅本身的雷同,又保持了農居與自然景觀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實現了村容整潔。金沙江乾熱河谷豐富的光熱資源給煙棚村經濟發展注入了無盡的潛能。發展早市蔬菜時,在增加科技含量的基礎上突出“綠色”品牌,提高蔬菜的產量和質量,增強競爭力;在銷售環節上,加大對外收購商的協調和聯繫,以“萬茂蔬菜協會”為平台通過網上信息,全面分析,掌握市場行情,儘可能讓種菜農民賣到好價錢。發展蠶桑生產時,一些村民採用6尺×2尺×1.5尺的雜交方法,寬行中仍然可以栽菜,使農民在同樣的土地上實現收益的最大化,同時抓好蠶種的推廣套用,提高蠶農的養蠶效益。發展甘蔗生產時,主要作好良種的推廣,大力發展高產、高糖的早熟品種,走產業“優、精、特”發展的路子,實現恢復性生產。發展畜牧業生產時,全力進行種畜改良,加大生豬的飼養比重,強化免疫,提高畜牧的出欄率,確保民眾增產增收。煙棚村還注重發展特色水果,主要是搞好香蕉和芒果的種植,在科學技術的推廣、品種的更新和病蟲害防治上狠下工夫,形成獨具一格的林果園,從而增加村民收入。生態家園的建設,使煙棚村實現了家居清潔化,庭院經濟高效化,農業生產無害化。一個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型農村正茁壯成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