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作者: 宋秀平 著
定價: 15 元
頁數: 212頁
字數: 209千字
開本: 32 開
裝幀: 平裝
出版日期: 2011年11月
圖書簡介
這是一項如何有效促進焦點式語言形式教學的研究。該研究以寫作任務為研究單位,以高中一年級的學習者為研究對象,採取多樣化的研究方法(實驗、問卷調查和訪談),分析了形式教學的根基 “注意”,證明了不同類型的語言項目對注意的度有不同的需求。本書強調輸出促進了學習者對語言形式深層次的注意,促進學習者對語言形式高強度的集中注意。無論是習得語法類型的項目還是辭彙類型的項目,輸出都是不可或缺的。
全書共分為七章。
第一章介紹了克拉申輸入假說的局限性和焦點式語言形式教學的必要性。
第二章為本書的理論框架,作者介紹了相關的理論研究,並結合本文的研究問題對這些理論逐一進行評說。並進一步指出該領域有待解決的問題。
第三章是實證研究回顧,作者回顧了相關理論的一些實證研究,在肯定其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談到了其局限性和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第四章是一項以定語從句為目標規則的教學實驗,本章詳細描述了實驗程式、實驗結果,並對結果進行了分析討論。
第五章是一項以實詞為目標辭彙的教學實驗,該實驗遵從第四章的實驗程式,作者分析並對比了兩次實驗的結果。
第六章討論了該研究在語言教學中的指導意義,並對如何在課堂中實現焦點式語言形式教學提出了一些建議,還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和未來的研究構想。
第七章總結了本研究的主要發現。
實驗結果證明:
1. 注意有層次方面的差異,注意的集中強度也不盡相同。輸出促進注意的層次,並加強了注意的集中度。深層次的注意和強集中度的注意均與學得緊密相連。
2. 辭彙本身所具有的交際價值是決定辭彙突顯度的決定性因素。換句話來說,交際價值高的辭彙不需要外部突顯,而對於交際價值低的目標詞,外部突顯促進了學習者對目標詞的注意。
3. 輸出和即時反饋構成了最佳的學得環境。實驗證明輸出會形成錯誤的假設。若沒有及時的反饋,錯誤學得會發生。即時反饋提供了檢驗假設和證實假設的時機和場合。實驗證明:輸出和隨後的立即反饋兩者密不可分,輸出使學習者更加注意並有效地利用相關的反饋。缺少輸出這一環節,反饋的有效性得不到充分發揮。
4. 任務的指令和要求突出了特定的語言形式,引導了學習者的注意力;任務執行的條件影響學習者加工輸入的方式。
5. 與理解性任務相比,輸出型任務抬高了注意的度。
6. 語義層面的分析獲得很少的收益。
另外,本書還有一些適用於特定語言類型的發現。
在句法規則學得方面:
1. 後測顯示,經過實驗操練,單純的外部突顯使學習者注意到了目標規則,但對學習目標規則作用不大,原因是學得過程捲入了學習者內部因素,單純的突顯不足以促使學習者對目標形式進一步加工。
2. 輸出所激發的認知資源部不足以使學習者有效地學得目標規則,欲要熟練快速地掌握句法規則,還需藉助外力的作用。外力通過引導學習者的注意力資源並改變學習者的注意力資源分配從而使學習者很快發現了目標規則。從而對目標規則進行有意識的操練,這種有意識的操練最終使學習者迅速固化了目標規則。
在辭彙學得上:
輸出所產生的自發意識集中度更強。輸出所引發的學習者的內部資源足以使學習者學得目標辭彙。在實詞學得上,外部突顯的作用微乎其微。
與IZUMI的實驗結果相比, 本書證明:在句法規則的學得上,在輸出組,通過強化突顯,也即,在學習者執行兩次輸出任務時,兩次都接受突顯的輸入,學得效果最佳。極有可能是本實驗的實驗手段(重複操練突顯),在和輸出任務結合時,影響了學習者的注意力分配,促進了學習者對目標規則的認知加工。由於學得過程捲入學習者內部因素,就單純的外部突顯而言, 無論怎么重複操練,都不會對目標規則的學得產生明顯的效果。另外,無論是單純的外部突顯還是外部突顯與輸出相結合都不能促進實詞的學得。
總之, 本書在實驗和理論上都有創新。
在實驗上本書修正並複雜化了Izumi的實驗。在理論上,本書用實驗證明了不同類型的語言項目可能會對注意和學得有不同的要求,比較了句法和辭彙(實詞)對注意和學得的不同需求。雖然上述論斷有學者提及過,但在實踐上鮮有支持。尤其是把句法和實詞進行對比,只有Izumi提出過這樣的構想,未有相關的實證研究。另外,本書還著重分析了不同層次的注意對不同類型語言項目的注意和學得的影響,且分析了影響不同層次注意的因素。
另外本書在教學實踐上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1. 本書用實驗推翻了克拉申的“輸入假說”,證明了焦點式語言形式教學在提高學習者語言形式準確度方面的必要性。並建議只有當學習者注意到語言項目或語言項目處於被激活的狀態時, 尤其是當學習者注意到目標語言與中介語的差異時,教學干預的效果才是最好的。作者還提出干預不應該妨礙學習者的語言學得進程。
2. 語言形式的選擇要遵循可學得性原則,要考慮到學習者的長期和短期需要。
3. 任務的設計異常重要,通過任務設計,可以促進學習者對那些突顯度低的語言形式的注意。本書的研究證明輸出型的任務可以抬高對語言形式注意的度。
但是在設計輸出型的任務時,要考慮如下因素。
1. 任務負擔不能過重,否則會影響學習者對目標形式的加工。鑒於不同類型的語言項目對注意和學得的要求不同, 筆者建議要針對不同類型的語言項目設計最有效的任務。
2. 要考慮到反饋的價值,輸出後及時的反饋是必要的,學習者可以有機會驗證並固化假設。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反饋是成功學得的保障。
但當提供反饋時,要注意如下幾點。
1. 反饋最好能讓學習者自己注意到目標語和中介語的差異, 這種自我發現的差異有其特殊的含義,這些差異真正反映了它們的中介語所處的階段。而且尋找差異的過程捲入了中介語系統, 這樣,更多的輸入轉化為攝入。 藉助反饋的作用,這些差異更有可能進入長時記憶。結果證明,學習者解決輸出過程中發現錯誤的方式和學得密切關聯。
2. 提供反饋時,反饋要清晰準確,還要考慮到學習者的個體差異。
3. 關於輸出的作用,本書強調注意和注意差距不意味著學得,單純的突顯在句法規則和辭彙學得上均沒有明顯的效果即為極好的例證。輸出的深層次加工抬高了注意的度。輸出的注意差距功能使學習者積極地尋找相關的反饋以便修正和證實假設。
作者簡介
宋秀平,復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博士後流動站博士後。曾獲上海外國語大學博士學位。上海師範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套用語言學、語篇分析和句法學。本研究得到上海師範大學第六期文科重點建設項目“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的資助。
圖書目錄
4.2 Results
4.2.1 Test Results
4.2.2 Results of Awareness of the Targeted Words and Rule Between the +IE and +IE+O Groups
4.2.3 Results of Awareness of the Targeted Words and Rule Between the +IE+O and +O Groups
4.3 Discussion
4.3.1 Discussion of Hypothesis 1
4.3.2 Discussion of Hypothesis 2
4.3.3 Discussion of Hypothesis 3
4.4 Summary
Chapter 5 Experiment 2
5.0 Introduction
5.1 The Experiment
5.1.1 Subjects
5.1.2 Tasks and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s
5.1.3 Research Hypotheses
5.1.4 The Experimental Procedure
5.1. 5Data Analysis
5.2 Results
5.2.1 The questionnaire Results of Awareness of the Targeted Words
5.2.2 The Pairwise Comparisons of Test Results
5.3 Analysis
5.3.1 Hypothesis 1: the +IE+O Participants Have More Noticing and Learning of the Targeted Words than the +O Participants.
5.3.2 Hypothesis 2: +IE+O Has More Noticing and Learning of the Targeted Words than +IE.
5.3.3 Conclusion
Chapter 6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6.1 The Necessity of Focus on Form
6.2 The Optimal Time for Instructional intervention
6.3 Choice of Form
6.4 Carrying Out Focus on Form
6.4.1 The Task Types
6.4.2 The Type and Value of Feedback
6.4.3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Feedback
6.4.4 The Role of Output
Chapter 7 Conclusion
7.1 Major Findings
7.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7.3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ppendix 1 Experimental Materials
Appendix 2 Testing Materials
Appendix 3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
Bibli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