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煙水尋常事

一九三三年寫此詩時,國民黨當局文化“圍剿”更加猖獗,魯迅隨時有被捕的危險,處境十分險惡。七月三日,有個署名“道”的人在《社會新聞》上捏造《左聯作家紛紛離滬》的訊息,造謠說:“據確訊,魯迅赴青島。”魯迅當即回擊他說:“楊杏佛一死,別人也不會突然怕起來的。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無題·煙水尋常事

創作時間:一九三二年

作者:魯迅

作品體裁:五言絕句

作品原文

無題·煙水尋常事①

煙水尋常事,

荒村一釣徒②。

深宵沉醉起③,

無處覓菰蒲④。

作品注釋

‍①這首詩作於一九三二年十二月三十日。

②荒村:荒涼的村莊。釣徒:這裡是指漁夫。這兩句是說:出沒於煙水之間,是荒村釣徒習以為常的事。

③深宵:深夜。沉醉起:沉醉後醒來。

④菰蒲:菰,音gū。禾本科植物,生在淺水中。蒲,一種水草。菰蒲,此處指水鄉可安身處。

作品譯文

飄流生涯中的煙霧水濃,

看多了就覺得習以為常,

——這好比

煙波釣徒駕著小舟飄蕩。

深夜從沉醉中一覺驚醒,

只見荒村蕭索江水茫茫,

——找不到

棲身的席草充飢的米糧!

相關介紹

魯迅在上海的白色恐怖下,長期過著動亂不安的生活,有如漁夫在煙水中漂泊,已經習以為常了。但特務的恐怖統治和反動走卒的造謠誣衊,使魯迅不能不發出“無菰蒲”的感慨。一九三一年,魯迅在一封信中就憤激地寫到:“生於此時,真如處荊棘中,國人竟有販人命以自肥者,尤可憤嘆……”這種“無處覓菰蒲”的心情只是魯迅一時的悲憤。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橫眉冷對法西斯特務的槍口,從未在自己的陣地上後退一步。一九三三年寫此詩時,國民黨當局文化“圍剿”更加猖獗,魯迅隨時有被捕的危險,處境十分險惡。七月三日,有個署名“道”的人在《社會新聞》上捏造《左聯作家紛紛離滬》的訊息,造謠說:“據確訊,魯迅赴青島。”魯迅當即回擊他說:“楊杏佛一死,別人也不會突然怕起來的。聽說青島也是好地方,但這是梁實秋教授傳道的聖境,我連遙望一下的眼福都沒有過。‘道’先生有道,代我構想的恐怖,其實是不確的。否則,一群流氓,幾支手槍,真可治國平天下了。”(《偽自由書·後記》)在這裡表現了他對國民黨法西斯統治的輕蔑和大無畏的革命精神。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中國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881年9月25日出生。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2年赴日本留學,1909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辛亥革命後,在北京大學、女子師範大學等校授課。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著有《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小說集《吶喊》、《彷徨》,論文集《墳》,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等。雜文收輯在《而已集》、《三閒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準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編》、《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遺》等專集中。1936年10月19日病逝於上海。作品被編為《魯迅全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