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勢與困難
管理方便
目前很多醫院存在著聘請“護工”陪護的普遍現象,很多護工並沒有專業的醫療護理知識,素質參差不齊。並且屬患者家屬自願行為。醫院不好乾涉,給工作管理帶來困難。“無陪護”醫院中,“護工”的任務由護士接手,由醫院統一管理,避免了管理漏洞。
服務上台階
護工的流動性過大,且缺乏專業護理知識,容易忽略病人疾病的重要進展。例如餵病人吃飯這個簡單護理,“護工最多問一下病人好不好吃、香不香”,但如專業護士餵飯,則會關注到病人的吞咽功能,由此判斷病程。在生活護理中結合患者病情觀察其進展,這是沒學過醫的護工所不能夠完成的。
省下護工雇用費
因目前本市護工每日雇用價格在70至90元不等,按術後患者住院一周計算,如果患者在優質護理示範工程的試點病區內,即使繳納一級護理每日9元的價格,最少可節省400元左右的護工雇用費用。 據了解,一級護理應該包括每周擦浴1至2次,每日洗腳1次,翻身拍背每日2至3次,口腔護理每日2至3次,按醫囑協助患者進行床上活動,每天15至30分鐘巡視一次——這樣的服務一日的收費為9元。
費用太低
患者省錢了,但護士們得到的報酬卻太低。因護理費過低,無陪護病房在一些醫院推行時不少護士有牴觸。據了解,按照物價局的標準,目前一級護理(要幫病人擦身、洗頭、大小便和餵食等)的費用是12元/天;二級護理(病人基本能自理)的費用是8元/天。“現在到街邊理髮店洗個頭起碼都要10元,我們包洗頭、擦身、餵飯,還要觀察病情,工作一天做下來只能收12元。”一位護士說,不就連熟手技工都不如。
前景展望
“無陪護”並非只是護理技術的要求,它更應是護理人文關懷的表現。看似瑣碎的生活護理,卻有大學問。首先,護士在擦身、洗漱等護理中,能及時發現患者病情變化,為治療性護理打下“基本功”;其次,護士與患者在生活的接觸中,能產生大量的感情交流,這是醫患關係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不過,業內人士也坦言,“無陪護服務”推出後,護士任務將更為繁重,其薪酬待遇、發展空間等均應同步提升,這樣才能讓“無陪護”理念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