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劇團進行整頓,演出隊撤銷,合為一團。
1969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劇團解散,大部分人員下放到鹽城、響水、濱海、阜寧、大豐等縣插隊落戶勞動,一部分青年演員轉入無錫市滬劇團。
1978年9月,劇團原有人員陸續調回,恢復無錫越劇團建制。
無錫越劇團班底雄厚,陣容整齊,演出劇目豐富多彩,在江、浙、滬一帶頗具影響。主要演員有張少棟、吳慧芬、陳肖梅、徐蘭芳等。劇團從50年代初期起,先後整理改編創作的《紅樓二尤》、《雲中落繡鞋》、《塞外教孤》、《布城計》等劇目,在各地巡迴演出中受到廣大觀眾歡迎。整理的傳統戲《賣夏布》參加1957年江蘇省第一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演出獎、音樂獎。《雲中落繡鞋》由上海美術出版社拍攝成連環畫冊在全國發行。1958年初創作的現代戲《金環記》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
1961年,改編的古裝戲《孔雀東南飛》在上海演出,受到同行和觀眾的讚揚。由上海人民廣播電台錄音播放;1979年重新整理排練後赴南京演出,由江蘇人民廣播電台錄音、江蘇電視台錄像播放;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連環畫冊。
1981年編演的神話戲《龍子與泉姑》,由江蘇人民出版社拍攝成連環畫冊在全國發行。無錫越劇團移植改編演出的現代戲有《江姐》、《豐收之後》、《水晶洞》、《紅曼花》、《社長的女兒》、《紅色娘子軍》等。
建團以來,無錫越劇團曾招收過四次隨團學員,培養了一批青年藝術骨幹。1982年,新學員在無錫工農兵劇場演出《漢宮怨》連滿3個月。
相關詞條
-
虹口越劇團
虹口越劇團是上海的越劇團隊,1979年成立於上海,全團有演職員70人,其前身為飛鳴越劇團和東風越劇團;1979年10月,定名為虹口越劇團,屬國營性質;1...
劇團簡史 劇團成員 演出劇目 -
無錫市越劇團
無錫市越劇團由原在無錫市登記的上海姊妹越劇團、藝匯越劇團、浙江同心越劇團合併組成。屬無錫市文化處領導,為民營公助劇團。
簡介 陣容 成就 歷史 -
寧夏越劇團
寧夏越劇團於1958年成立於寧夏省銀川市,演藝了眾多經典作品深受百姓喜愛,並為中國越劇瑰寶培育了大批優秀的演員。
簡介 作品 經歷 -
嘉興地區越劇團
嘉興地區越劇團前身為1950年10月成立的上海市復興越劇團。成員以男班的男演員為主,後聘請充實了女小生江雲升、幼素娥及金龍小科班的年輕花旦張金月等,實行...
劇團概覽 藝術影響 劇團簡史 -
浙江小百花越劇團
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成立於1984年5月,目前設有企劃行銷部、藝術生產部和行政部,正式演職員為81人,其中專業人員中三分之二擁有國家正高級、副高級職稱。劇團...
劇團介紹 劇團成員 演出劇目 藝術影響 -
小百花越劇團
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成立於1984年5月,目前設有企劃行銷部、藝術生產部和行政部,正式演職員為81人,其中專業人員中三分之二擁有國家正高級、副高級職稱。劇團...
簡介 榮譽 歷史 發展 影響 -
嵊州眾藝越劇團
嵊州市眾藝越劇團成立於2008年,演出範圍逐漸擴大到江、浙、滬兩省一市,每年演出500場,劇團收入穩定在150萬左右。該團已成為“越劇之鄉”一顆冉冉升起...
嵊州眾藝越劇團 -
鄞縣越劇團
鄞縣越劇團創建於1969年。如今劇團行當齊全、陣容整齊、演藝精熟、流派紛呈,享有良好聲譽。
簡介 特色 -
向群[中國內地演員]
越劇(無錫越劇團期間)《孔雀東南飛》《劈山救母》 向群國內越劇劇照...從藝經歷 向群生活照 向群原為上海藝匯越劇團小生演員、劇團團長,曾出演《玉連環》、《風雨燕》等劇 。1956年劇團到無錫演出時,與上海姊妹...
從藝經歷 主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