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市新區碩放實驗國小

無錫市新區碩放實驗國小

碩放實驗國小創辦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百年滄桑,演繹碩小史冊,東方風來,掀開世紀新篇,世紀之交,碩放鎮政府先後投資二千五百萬元易地新建了碩放實驗國小。新學校是一所充滿現代氣息的花園式學校,它占地35639平方米,建築面積17644平方米,綠化面積12500平方米,可設45個班級,可容納2000餘名學生就讀。校園內,那錦簇的花壇,青翠的樹木令人賞心悅目;鮮紅的塑膠跑道,嶄新的藝體大樓、設施一流的網路教室令人嘖嘖稱讚;學校深厚的文化底蘊,教師堅實的教育功底,豐碩的辦學成果令人肅然起敬。

基本信息

辦學歷史

碩放實驗國小最初的名稱叫啟智國小,校訓“啟智”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碩小人奮力拚搏,為振興碩小教育添磚加瓦。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學校進入了不平凡的歷史發展階段:1991年通過了九年義務教育達標驗收,2000年撤點並校實施規模辦學,通過了教育現代化工程驗收,2004年,成功創建省實驗國小。近幾年,碩小人堅持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的辦學方向,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在創新中提升,努力實現“讓每個學生都成功”的辦學理念。把“求實、求真,求博、求新”的新校訓作為自己畢生的追求,營造“崇德尚禮,自強不息”的校風,“厚積薄發、誨人不倦”的教風,“善思樂學,求學不止”的學風,並將“三風”之表象文化沉澱於全校師生的心底,使之成為教育、學習、做事和處世態度的標桿。

年 份 校 名 地 址
1908—1910 啟智國小(義塾) 唐莊橋
1911—1930 泰伯私立第三初等國小(俗稱老洋學堂) 牆門東街街梢 (現在中學址)
1931—1947 大牆門國小(俗稱新洋學堂) 牆門南路39號
1948—1949.8 牆門鎮中心國民學校 牆門南路39號
1949.9—1957 牆門中心國小 牆門南路39號
1958—1969 碩放人民公社中心國小 牆門南路39號
1970—1972 碩放五一學校 牆門南路39號
1973—1982 碩放人民公社中心國小 牆門南路39號
1983—1992 碩放鄉中心國小 牆門南路39號
1993—2002.8 碩放鎮中心國小 牆門南路39號
2002.9—2005.11 碩放鎮中心國小 碩放鎮通祥路
2005.11— 碩放實驗國小 碩放鎮通祥路

歷任校長

姓名 任職日期
鄒鍾泰 1908—1910
白兆鏡 1911—1923
陳維翰 1924—1926
蔡 允 1927—1930
吳培德 1931—1933
楊善英 1934—1938
邵雪耕 1939—1940
陸茂德 1941—1944
周可澄 1945—1948.7
浦永賓 1948.8—1949.2
錢宗德 1949.3—1949.7
宋鍾理 1949.8—1950.8
張錫良 1950.8—1951.5
郁漢坤 1951.6—1951.8
須祖蔭 1951.9—1958.7
蔡正南 1958.8—1965.7
李加祿 1965.8—1972.9
顧元德 1972.9—1974.5 付校長主持工作

1974.5—1983.4
唐文斌 1983.4—1997.8
鄒一民 1997.8—2003.8
吳天福 2003.9—2004.1 付校長主持工作
鄒桂根 2004.2 —

特色建設

藝術教育已成為學校一大亮點。區劃調整後,學校確立了“合格+特長”的發展模式,把藝術特色教育作為學校辦學生命線。近幾年來,在開齊上足國家規定的課程外,注重藝術類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建設,開發了合唱、書法、美術、、器樂、舞蹈等校本課程,並建有三支隊伍,即小白鴿舞蹈隊、小星月民樂隊、小叮噹合唱隊,培養出一大批藝術苗子,豐富了學校的文化底蘊,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著名二胡演奏家閔惠芬多次到學校作專題講座、輔導表演,上海音樂學院喬教授經常來校指導培訓小星月民樂隊的排練。學校每年還定期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舉辦廣場繪畫比賽及全校性學生寫字比賽,以活動為載體,培養造就了一大批具有一定藝術素養的人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