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簡介
無肉星期一,由MeatlessMonday組織在2003年推出的活動,號召民眾每逢周一食素,達到健康及保護環境的目的。“無肉星期一”已經成為全球性的運動,學校、工作場所、餐館、以及社區都正在加入。
之所以選擇周一,是因為星期一為“一周之初”,是健康的恢復日,人們在周一開始節食、運動療法、並停止吸菸。利用自然重覆發生的周期,讓自己也習慣進行。
無肉星期一活動與PETA(善待動物者)或美國動物保護協會(HSUS)不相關。
該組織還推出了“健康星期一”,鼓勵人們用周一作為啟動其他健康行為的啟動點。
麥卡特尼加入
2009年6月15日,前甲殼蟲樂隊成員保羅·麥卡特尼和女兒斯黛拉·麥卡特尼及瑪麗·麥卡特尼發起“無肉星期一”倡議活動。當日,父女三人在英國倫敦聖詹姆斯公園倡議英國人每周一不吃肉。保羅·麥卡特尼稱,畜牧業排放的溫室氣體占全部總量的18%,肉食則是全球變暖的主因,這一倡議不僅有益於大家身體健康,也有利於保護環境。約翰·列儂的遺孀大野洋子也現身力挺老友的倡議。
世界範圍內的推廣
台灣
新素食風潮席捲全球,近年來環保團體大力提倡“蔬食抗暖化”的訴求。2009年9月,生態攝影家徐仁修等民間人士發起“全球周一無肉日”活動,提倡“少肉多素”的新飲食觀。不少學校和地方政府單位回響周一無肉日或一周一素的活動,從中、國小的營養午餐,到清大、交大的校園,還有縣政府的員工餐廳,可說是遍地開花,不僅要吃出健康,也希望能為地球環境盡一分心力。
香港
在香港,從2010年開始推行“周一無肉日”活動,提倡民眾多吃素食。環保人士相信:一個小小的餐桌將會改變整個大千世界。在FaceBook上,一個叫做“無肉星期一”的群組,每周一晚上,在香港不同的素食餐館舉行聚餐。
該群組大約有1000多位會員,除了香港人外,還有很多外國人。大家來自不同背景文化,但溝通全無問題,素食是共通的話題。食素除了飽肚外,還有愛護生命的意義。
比利時
世界上首個成功推廣並實行此活動的是比利時的根特。
美國
舊金山是美國的第一個全民“無肉星期一”城市。該市的監理會通過了一項改革提議以支持這次活動並鼓勵學校、餐館和城市居民們都來參與。
美國舊金山市2010年4月6日通過決議,宣布將周一定為全市的素食日,鼓勵舊金山市民在每周一享用素食,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同時有益健康。
2012年10月,美國洛杉磯市議會通過一項沒有法律約束力的議案,即“無肉星期一”計畫。洛杉磯議會聲稱為了市民健康及保護環境,鼓勵市民每逢周一食素。洛杉機女議員佩里稱:“少吃肉類可以預防甚至扭轉我們國家一些最常見的疾病。我們常常忽略了簡單的健康道理,即我們所吃的食物直接影響健康。”佩里指出,包含大量肉類的飲食可引致患上心臟病、以及腎臟、前列腺、乳腺和結腸癌。因此,議會鼓勵大家多吃素食。
歐洲
在歐洲,愈來愈多的學校實行“周一無肉日”,芬蘭赫爾辛基的市議會投票贊成赫爾辛基學校每周一日素食。
學校
美國巴爾的摩市的學校在2009年秋天開始關注“周一無肉日”這個計畫,儘管美國肉類協會的執行長與主席對此並不滿意,然而許多學生、家長、老師卻很贊成這個決定。無肉餐不僅更健康還更環保,他們消耗的資源也少。很多常見的素食產品,包括蔬菜、豆類、小扁豆、豆腐及義大利面等不像肉類、蛋類及乳製品那么貴。
2010年,在美國曼哈頓區學校主席ScottM·Stringer提出“周一無肉日”的計畫後,紐約市教育局也開始考慮此項計畫。
而且,學校參與周一無肉日的行動還拯救了許多動物。包括英國巴勒姆公園國小和Townley文法學校在內的很多學校,通過每周提供一天的素食來教導孩子們做出減少動物痛苦、明智而富同情心的選擇。
2010年3月1日,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開始施行“無肉星期一”,在所有的餐廳里,牛肉通通下架,而其中一個餐廳取消了所有的肉類食品的供應。
酒店
許多家飯店都支持週一無肉日的提案。2011年11月,位於斯德哥爾摩的“北歐之光”飯店(NordicLightHotel)成為“北歐尚選飯店集團”(NordicChoiceHospitalityGroup)第一家推行週一無肉日的飯店,“北歐之光”飯店的做法,不是在一般正常的選單之上,另外增加多樣化的蔬食選擇,而是整家飯店完全施行週一無肉日,包括餐廳中的點菜、早餐和房間內的用餐選擇都是無肉餐。
“北歐之光”在一份聲明書上說:“我們非常榮幸成為世界上第一家在週一的選單上完全去除肉食的飯店。我們希望以潮流及意識來加發我們客人的靈感,烹飪及美味更不在話下。”
專家提示
有醫學專家認為,每周吃一天素,不會影響身體健康,但不提倡長期吃素。
對人體而言,還是要葷素合理搭配,營養才會均衡。
如果不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一般市民在長期吃素時難以實現合理搭配,可能會出現蛋白質缺乏、貧血、缺鈣等問題,導致體質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