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用師卷

無用師卷

《富春山居圖》是“元季四大家”之冠黃公望的代表作。 《富春山居圖》在數百年流傳中飽經滄桑,險遭火殉。 《無用師卷》和《剩山圖》描繪的是黃公望晚年山居的景色,有春明村、廟山、大嶺及富春江等一帶的山川景致。

作品概述

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
《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長卷、紙本。水墨畫。縱:33cm,橫:639.9cm。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富春山居圖》是“元季四大家”之冠黃公望的代表作。《富春山居圖》系作者1347年(元至正七年)七十九歲時為無用師所作,歷經三年經營,於1350年繪製完成。作品描寫富春江兩岸初秋景色,峰巒岡阜、陂陀沙渚,林木蔥鬱,疏密有致。在筆法上取法董源巨然,而又自出新意,筆墨紛披,林巒渾秀,為黃公望水墨山水的扛鼎之作。
“無用師”是黃公望的同門師友鄭樗鄭樗,字無用,號散木。是全真道士金志揚的弟子。

作者簡介

黃公望像黃公望像
黃公望(1269-1354),江蘇常熟人。本姓陸,名堅,字子久,號大痴,又號一峰道人,晚號井西道人。父母早逝,繼永嘉黃氏,其父九十始得之曰:“黃公望子久矣。”因而名字焉。中年做過小吏,一度入獄,出獄後隱居不仕,皈依“全真教”,寄情山水。與吳鎮(1280-1354)、倪瓚(1301-1374)、王蒙(1308-1385)合稱為“元四大家”。

歷史資料

《富春山居圖》在數百年流傳中飽經滄桑,險遭火殉。明末此畫為宜興收藏家吳之矩所有,再傳其子吳洪裕。1650年(清順治七年),吳洪裕病危,竟以此圖投火為殉,幸被其侄從爐火中搶出,惜前段數尺已焚毀。焚後分成兩段,前段被後人命名為《剩山圖》,縱31.8厘米,橫51.4厘米,1956年被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徵集,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成為浙江省博物館鎮館之寶之一;後段世稱《無用師卷》,縱33厘米,橫636.9厘米,1746年(乾隆十一年)收入清宮,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後段右上角有“吳之矩”半印,與前段銜接,圖中筆墨一脈相通。

作品欣賞

《無用師卷》和《剩山圖》描繪的是黃公望晚年山居的景色,有春明村、廟山、大嶺及富春江等一帶的山川景致。畫中有坡陀沙岸,房舍散聚,以及岡陵起伏,山勢層層疊疊,林木交錯。景物排列疏密有致,墨色濃淡乾濕並用,極富於變化。皴畫山石皆用披麻皴法,運筆時快時慢,線條有長有短且不平行排列,所以有巧妙的交錯組合。黃公望江南虞山、富春一帶的山水為題材,畫山喜用披麻皴兼用解索皴,筆法以中鋒為主兼用側鋒,筆墨濃淡乾濕交錯,勾皴及點染交替,這是對宋人筆墨技法的一大突破。他的皴擦長披大抹,虛實相生,土石相間,礬頭累累,靈活生動地表現了江南山巒質地鬆軟、煙霧迷濛的特點。《富春山居圖》畫面上山巒起伏,平崗連綿,層次豐富,神采煥然,生動展示了富春江一帶林密蜿蜒,翠微杳靄的優美風光,其山或濃或淡,皆以平而枯的筆法勾皴,遠山及洲諸以淡墨抹成,水紋以濃枯墨復勾,偶爾加淡墨,樹幹或沒骨或幾筆寫出,樹葉用橫點、豎點、斜點,因用濃墨、濕墨,顯得山淡樹濃,整幅畫卷把觀者帶進隱逸忘世、平淡天真的氛圍中,這裡有董源《夏山圖》技法的影響,不只採用濕潤的披麻皴,又加乾筆皴擦和濃淡迷離的橫點,把趙孟頫在《鵲華秋色圖》中創造的方法又推向一個高峰,形成典型的元代寧靜淡泊的山水畫風貌,後世畫家無不對此圖頂禮膜拜。

名畫去向

今年5月18日,浙江博物館收藏的《剩山圖》在世紀壇舉行赴台點交儀式,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的代表正式移交到台北故宮博物院代表的手中。6月1日,《剩山圖》將與台北故宮收藏的《無用師卷》在台北合璧展出;至此,已經分割360餘年的中國山水畫“第一神品”《富春山居圖》將再次完整呈現在世人面前。
浙江省博物館為《剩山圖》專門定做了運輸箱,箱子上加裝保險鎖並貼上封條,由專人保管專人押運。根據慣例,浙江省博物館為出借的《剩山圖》投保1.5億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