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產階級文化派

十月革命後俄國無產階級文化協會中以Α.Α.波格丹諾夫為首的一些領導人所形成的思想派別。俄國無產階級文化協會成立於1917年9月,是進行文學、戲劇、音樂、美術等活動的民眾性團體。1918年春,波格丹諾夫等人控制了協會的領導機構和刊物,開始散布反馬克思主義觀點,要求文化自治,拒絕蘇維埃政府和教育人民委員部的領導;宣揚摒棄文化遺產,主張在“實驗室”的條件下,建立所謂“純粹的”無產階級文化。

無產階級文化派

正文

實際上,“無產階級文化派”思潮的哲學基礎是波格丹諾夫的馬赫主義觀點。他們所理解的文化不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合乎規律的結果,而是“社會地組織起來的經驗”,是個人感覺經驗的總和。
列寧在《共青團的任務》(1920年10月 2日)這篇演說和他所起草的《論無產階級文化》決議草案(1920年10月 8日)等文章中批判了這種極“左”的小資產階級錯誤觀點,指出它在理論上是錯誤的,在實踐中是有害的,說明:必須在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在新的社會關係基礎上,通過批判地改造和發展人類歷史所創造的文化,新的社會主義文化才能誕生。
列寧的批評和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中央關於“無產階級文化派”的檔案受到無產階級文化協會絕大多數工作人員和領導人的擁護。“無產階級文化派”的觀點在20年代初期就逐漸失去影響。1925年無產階級文化協會歸屬工會,1932年解散。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