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識行為

無意識行為是本能的,不用通過意識就能反應的。比如膝跳反射,傷口的自動癒合都屬於無意識行為。意識行為是自然發生的,比如人有欲望,理想,願望這些東西就是意識,說是先天行為也不確切,但是三言兩語也說不確切,呵呵。這個不好說。

無意識行為是沒有經過主觀分析判斷而做出的一種本能行為。
【例】反射、應激反應、傷口沒有經過意識互動而產生的自我復原行為等.
無意識是指那些在正常情況下根本不能變為意識的東西,比如,內心深處被壓抑而無從意識到的欲望,秘密的想法和恐懼等。原始衝動和本能以及之後的種種欲望,由於社會標準不容許,得不到滿足而被壓抑到意識之中,但它們並沒有消滅,而在無意識中積極活動。因此,無意識是人們經驗的大儲存庫,由許多遺忘了的欲望組成。正是所謂“冰山理論”:人的意識組成就像一座冰山, 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識(僅占1/7),但隱藏在水下的絕大部分(6/7)卻對其餘部分產生影響(無意識)。弗洛伊德認為無意識具有能動作用,它主動地對人的性格和行為施加壓力 和影響。(弗洛伊德在探究人的精神領域時運用了決定論的原則,認為事出必因。 看來微不足道的事情,如做夢、口誤和筆誤,都是由大腦中潛在原因決定的,只不過是以為一種 偽裝的形式表現出來。由此,弗洛伊德提出關於無意識精神狀態的假設,將意識劃分為三個層次:意識,前意識(“冰山理論”中的水面,或者嚴格地稱分界線)和無意識。)
在嚴格的弗洛伊德術語中,用“潛意識”概念來代替“無意識是不正確的。弗洛伊德堅決地認為,無意識是完全無法觀察和為人了解的。
無意識是必不可少的一種生存需要——忘記過去的創傷,繼續生活下去。
無意識:人的心理活動按有意識和無意識分類.有意識比較容易理解,比如,有意識地去看,去聽,去注意,去思考,去想像,這是人們在學習,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存在的心理活動.人還有一種無意識的心理活動.比如,小時候爸媽常帶著你上街玩,總會耐心地教你怎么記住回家的路,你自己也會用忙碌 地去記住沿途的一些標誌性的東西,如電線桿,商店,招牌,十字路口的樣子情況.可是等到你稍大一點的時候,不論是去學校還是回家,你再也不會邊走邊用心去記沿途的標誌,兩條腿仿佛長上了眼睛似的,到了該拐彎時便拐彎,不知不覺就到了學校或家裡了.這種不知不覺識別回家或到學校路線的心理學活動,就是一種無意識的心理活動.它的另一個名字就叫"下意識"或"潛意識".無意識的心理活動普遍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因為人們不必為它作出努力,所以能緩解心理活動而帶來的疲勞,使人們的心理活動變得輕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