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和“有”字是肯定性無定代詞,在句子中,一般只允許充當主語,一般指人,有時候也指代事物,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有人”,“有的人”或“某人”。我們要根據它們所指代的對象不同,作不同的翻譯。例如:
或勞心,或勞力。(《孟子 ·許行》)
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史記· 陳涉起義》)
有時候“或”字前面出現先行詞,“或”字指代其中的某些人或某一個人。例如:
宋人或得玉。(《左傳· 襄公十五年》)
曹人或夢眾君子立於社宮而謀亡曹。(《左傳 ·哀公七年》)
“或”“有”字還常常前後呼應,表示列舉得不同的情況。這時“或”仍然是無定代詞,它既可以指人(譯為“有人”),又可以指物(譯為“有的”)。例如:
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孟子 ·梁惠王上》)
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萬。(《孟子 ·許行》)
這種用法得“或”字不是表示選擇的連詞,不能理解成“或者”,這是應當特別注意的。
“莫”“無”字是否定性無定代詞,在句子中,一般也只充當主語,可以用來指代人,也可以用來指代事物。相當於現代漢語的“沒有誰”或“沒有什麼東西(事情)”。“莫”字所否定的可以有範圍,也可以沒有範圍,或者不指出範圍。我們也要根據它們所指代的對象的不同,作不同的翻譯。例如:
群臣莫對。(《戰國策 ·楚策》)
殺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墨子 ·公輸》)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莊子·秋水》)
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韓非子 歷山之農者侵畔》)
前三例是一定範圍的否定。“群臣”“宋”“天下之水”是“莫”所否定的範圍。後一例沒有指出範圍,是最廣泛的否定。
“莫”字在先秦作品中,大致都可以理解為無定代詞。漢以後,“莫”字逐漸產生了新的用法,成為了否定副詞,常用於祈使句表示禁止,相當於“勿(不要)”。例如:
秦王車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史記·商君列傳》)
有時也用於陳述句,相當於“不”。例如:
諸將皆莫信。(《史記·韓信破趙之戰》)
相關詞條
-
無指代詞
“無指代詞”亦稱之為“不定代詞”,是漢語詞類劃分體系中代詞的一種,指沒有確切指定對象的代詞。多用於古漢語學習中。
涵義 實例 -
明代詞
在中國詞學史上,明代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時期。明代詞學的地位比明詞創作在詞史上的地位要重要得多。一方面程朱理學的盛行,八股取士制度的確立,小說、戲曲等俗文學...
詞 明代詞及明代詞學概述 明代詞學的構建 音韻譜律之學 詞集的選編與叢刻 -
西周漢語代詞研究
《西周漢語代詞研究》運用當代語法學理論和方法對西周時代語料中的代詞進行了窮盡式的描寫與解釋。所使用的語料有西周時代的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傳世文獻有《周易...
內容提要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
清代詞
清初詩人,類多能詞,作者輩出,如王夫之、屈大均、龔鼎孳、宋琬、彭孫遹、尤侗、余懷、徐釚、曹貞吉等都有詞集;而以吳偉業的《梅村詩餘》、王士禛的《衍波詞》傳...
詞的起源 代表人物 清初詞人 康熙三鼎足 清後期詞人 -
《蝶戀花·今古河山無定據》
這是一首出塞詞。將豪放之情寄寓在婉約之形中,這種風骨,自有詞以來,除了李煜、蘇軾、辛棄疾之外,也就要數納蘭了。無怪乎王國維先生評價納蘭性德的詞是:北宋以...
原詞 注釋 詞牌簡介 格律 賞析 -
曾姬無恤壺
上世紀30年代,安徽壽縣朱家集楚王墓中出土了一批青銅器,其中有兩件曾姬無卹壺,銘文相同。由此可見,將“曾姬無卹壺”銘中的“無卹”理解為死的諱稱是比較合理...
基本信息 銘文全文 器名爭議 -
定語從句
從句中的成分(主、謂、賓、定、狀),也能正確選擇出關係代詞/關係副詞.先行詞在從句中作主、定、賓語時,應選擇關係代詞;先行詞在從句中作狀語時,應選...定義關係代詞引導的定語從句關係代詞所代替的先行詞是人或物...
定義 從句結構 關係代詞 關係副詞 限定性 -
句子成分
、代詞、名詞性短語充當。B、一般表示謂語所說的是“誰”或 “什麼”。例如:⑴(中國人民)定(志氣)主(高)謂。⑵提高整箇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代詞、數詞、名詞化的形容詞、不定式、動名詞和主語從句等來承擔。例如:(1...
現代漢語 古代漢語 英語 -
英語語法
of the room 代詞代詞(pronoun)用於代替名詞等。代詞分為人稱代詞... pronoun)、指示代詞(demonstrative pronoun)、反身代詞(reflexive pronoun)、相互代詞(reciprocal...
詞語 時語態和語氣 句子成分 句型結構 否定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