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香市

烏鎮香市

清明至穀雨期間,春光旖旎,在具有一千三百年建鎮史的江南名鎮烏鎮,蠶桑歷史賦予了她文化生活的巧妙安排――“香市”。 提燈走橋烏鎮地處平原,鎮內有一百餘座橋,當地百姓歷來有走橋祈福健身的習俗。 據舊時烏鎮鎮志記載,古時的烏鎮就有“十家為鄰、百戶為坊”的說法。

基本信息

清明至穀雨期間,春光旖旎,在具有一千三百年建鎮史的江南名鎮烏鎮,蠶桑歷史賦予了她文化生活的巧妙安排――“香市”。烏鎮地處兩省三府七縣交界之地、集水陸交通之利,為江浙集商重地。歷年清明至穀雨時分,四里八鄉的農民趁著農閒,齊聚鎮上,去往烏鎮寺廟燒香祈求蠶桑豐收。是日烏鎮水陸齊歡,商賈廣為參與,各路戲班、雜耍齊來助興,觀者如蟻,場面蔚為壯觀,聲浪可達三里之外。此景自明代五百年來沿襲成市,相沿成俗,俗稱“香市”。
如今,古鎮烏鎮自保護開發以來,竭力挖掘和弘揚民間傳統文化內涵,將古老的建築和精美的文化一起與傳承,供世人品讀。“香市”成為了烏鎮休閒度假產品的一個品牌,傳統民俗的傳承與張揚,詮釋了水鄉歷史深處的活色文化。

相關引述

“從前農村還是‘桃源’的時候,這‘香市’就是農村的狂歡節”。
――茅盾1933年散文《香市》
“清明後男女赴普靜寺燒香,今名香市。小販沿途未有閒,洋片攤、糖攤、馬戲、髦兒戲、傀儡戲諸娛樂場,鑼鼓喧天,遊人甚眾……”。
――據《烏青鎮志》記載

傳統項目

蠶花會

烏鎮有句民謠:三月三、廟門開,鄉下蠶娘出門檻,東亦逛、西亦顛,軋朵蠶花回家來。烏鎮地處杭嘉湖平原腹

蠶花會蠶花會
地,栽桑養蠶已有千年歷史,古代養蠶靠天時,蠶農們為祈求神靈庇護,形成諸多的蠶鄉習俗。當地居民在每年清明夜開始設祭,襄白虎,齋蠶神等活動,期間要燒香祈蠶,抬著蠶花轎出巡,婦女、孩童沿途拜香唱曲,匯集普靜寺,俗稱“蠶花會”。蠶花會在香市期間,在趕香市的時候,農村婦女們燒燒香,祭祭神靈,或添置一些蠶具、農具和日用品,除此之外還有一項很特別民俗活動,那就是在廟裡燒過香之後,還要到土地廟前面的水潭裡,洗洗手,俗稱“洗蠶花手”。據說,在那裡洗過手以後,養起蠶來就特別順手,蠶也會無病無災。提燈走橋

烏鎮地處平原,鎮內有一百餘座橋,當地百姓歷來有走橋祈福健身的習俗。此俗源於舊時普遍流行的一種以婦女為主體的避災禳解活動,稱“走十橋”或“去百病”。當時婦女們梳妝後各帶一隻平時煎藥的瓦罐結隊而行,過橋時將瓦罐丟入河中,祈求在新的一年裡無病無災。至近代,丟藥罐的舉動消失了,演化為一種單純的節日遊樂和祈福活動。入夜,人們成群結隊,扶老攜幼,提著花燈,在河邊、橋上遊走,遠遠看去,煞是壯觀。

踏白船

“踏白船”是烏鎮一種民間競技,每逢“香市”,四鄉村民都會湊份子樂助,按四擼八槳的要求改漁船為踏白船,抽調村裡的壯漢組成船隊參加比賽。船身形狀如龍,掛著五色幡旗在河道里飛馳,船上的槳手齊心協力,手劃雙櫓,令船隻在水中飛快穿梭,船頭一人大鼓勁擂助威,兩岸人聲鼎沸、喝彩連連,場面極具水鄉風情,煞是壯觀。

長街宴

60年前的“長街宴”在烏鎮鮮活復興。據舊時烏鎮鎮志記載,古時的烏鎮就有“十家為鄰、百戶為坊”的說法。烏鎮古鎮千多年來,水系未變,鎮的格局未變,民情風格未變,東南西北四條長街各橫亘數公里,而長期以來,街坊之間和諧共處的“長街宴”情結卻保存至今。“長街宴”就是坊間居民為慶賀節日,集資等的活動,在大街上擺設木桌長凳、共同吃喝聚餐的一種形式。時逢過年、清明香市等民間風俗節日,烏鎮都會舉辦“長街宴”以示歡樂和喜慶。

水龍會

水龍會是古代消防表演。烏鎮老街的房屋都是磚木結構,因此地方百姓十分重視防火。從清朝開始,每年春秋兩季,民間救火團體都會自發組織隊伍舉行“水龍大會”,所以早在200多年前就有了民間自發組成的救火團體,而在每年春秋,民間救火團體都會自發組織隊伍舉行“水龍大會”。水龍表演所使用消防工具是清末民國時期保存下來的泵龍,鐵制和木質抬龍,演習時打響鑼鼓,設兩隊比賽,“龍兵們”身著清朝消防服,抬著龍頭、水桶、等工具,迅速上套、提水、壓槓,一條條猶如白龍的水柱騰空而起,雙方比速度、比技術,比氣勢,圍觀者們則呼喊助威,為已隊吶喊,場面頗為壯觀。

瘟元帥會

迎瘟元帥會也是烏鎮香市的重頭戲之一。瘟元帥臉孔鐵青,秀才模樣,平時住在修真觀第三進的偏殿里。瘟元帥會是為了紀念一個捨己救人的秀才而舉行的一種民間乞福消災的活動,人們祀他為神,稱之為瘟元帥,專管疫鬼。迎會時,人們用轎子把他抬出來,在街上巡遊一番,請他把街上遊蕩的瘟鬼捉進事先準備好的瓮里。據說這樣一來,盛夏時就不會發生瘟疫了。整個活動場面熱鬧非凡,具有濃郁的地方文化特色,表達了烏鎮百姓抑惡揚善、嚮往和平安康的美好生活願望。

皮影戲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羊皮戲,起源於北宋時的北方,南宋時傳到江南一帶。烏鎮皮影戲屬南派,至抗戰前後,烏鎮尚有12個皮影戲班子,走鄉串鎮,演出頗多,解放後隨著電影的發展而日趨減少,至文革中完全停止,大量的道具也在“破四舊”中被付之一炬。如今皮影戲已隨著烏鎮旅遊業的發展,又重新展現在世人眼前,烏鎮皮影戲館日日演出,以其獨有的民族魅力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和喜愛。

花鼓戲

花鼓戲又名挑香擔,屬地方小戲,因其題材來源於農村生活,劇情簡潔明快,用當地方言演唱,曲調活潑流暢,唱腔委婉,表演生動,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深受農民喜愛。傳統劇目有《還披風》、《庵堂相會》、《賣草囤》、《秋香送茶》、《紅玉》、《烏鎮北柵頭》、《陸雅臣賣妻》、《尼姑庵里賣草藥》、《磨豆腐》等,大多是以當地居民津津樂道的傳聞舊事為原型改編的。

高竿船

始於清乾隆年間,每年清明時節,為祈“蠶花廿四分”,鄉民都會合股湊份組成“高竿”表演船, “高竿”上表演的各種高難動作:竿梢倒立、雙手脫竿、獨臥竿身、凌空鏇轉……都是模仿蠶寶寶吐絲的“形態”,寄予了人們希望蠶繭豐收的美好願望。

拳船

烏鎮河道密布,港灣交叉,過去太湖水域盜匪橫行,烏鎮漁民習慣於在船上習武防身,漸漸形成了“拳船”,自成一派,後來又演變成一種娛樂項目“拳船”。每年“香市”,把數條大船拼搭合併,上鋪木版,船頭“武”字凌空,幫岸兵器橫陳,本地拳師一一上船亮相,有地方自創的“板凳拳”、“地躺拳”、“開四門”等套路,有單打獨鬥的,也有捉對廝殺的,是江南一道別致風景。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