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峰鎮

烏峰鎮

烏峰鎮為鎮雄縣乃至昭通市第一大鎮,地處東經104°40′40″—56′19″,北緯27°21′57″—31′2″之間,跨經度7′39″,緯度10′5″。東與潑機鎮毗鄰,北與塘房鎮接壤,西接赤水源鎮,南接中屯鎮,西南與場壩鎮為鄰。東西跨度為38.37公里,南北跨度為28.75公里。國土面積130.29平方公里。年均氣溫11.3攝氏度,年降水量950—1250毫米,海拔在1480—2181米這間,整個地勢北高南低,氣候春遲秋早,夏短冬長。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烏峰鎮站所辦公樓 烏峰鎮站所辦公樓

烏峰鎮位於雲南省鎮雄縣城所在地,是全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是全縣的交通樞紐,是個城鄉合一的大鎮。烏峰鎮轄區總面積共有130.39平方公里,下轄西正街、東正街、新街、文衛、德政、白果、油榨街、龍井、鳳翅、南廣等十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和上街、五穀、高山、舊府、松林灣、陳貝屯村、氈帽營村、小河等八個農村村民委員會。烏峰鎮轄區共18個村(居)民委員會338個村(居)民小組。

人口資源

烏峰鎮 烏峰鎮

2006年底,全鎮有人口119685人,有漢、彝、苗、白4個民族,其中農業人口76278人,占63.7%;漢族56988人,占91.52%,彝族和其它少數民族分別為5142人和173人,所占比例分別為8.26%和0.28%。

全鎮共建有鎮級衛生院1個,有醫務人員9名,村級衛生所9個,有村醫生23人,縣內有縣人民醫院和縣中醫院和外商投資的南方醫院,建華醫院等,農民生病,小病主要是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大病主要是依靠縣直醫院,鎮村醫院主要是堅持搞好以“預防為主”的方針做好疾病控制和婦幼保健工作,加強愛滋病等重大傳染病宣傳防治,搞好突發性疾病預防及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嚴格資金監督,提高醫療服務水平,讓民眾在合作醫療中得到實惠,2006年底全鎮農業人口參合人員共47145人,參合率達75.71%,新型合作醫療給農民減輕了經濟負擔,讓農民大病能及時上醫院提供了有力保障。

基礎設施

2006年底全鎮農戶基礎設施情況:

烏峰鎮 烏峰鎮

居住磚(鋼)混結構房屋的農戶數為7375戶,占52.34;磚木結構房屋1629戶,占11.56%;土木結構房屋4017戶,占28.51%;其它結構房屋1069戶,占7.59%。在交通方面,全鎮各村已通公路,主幹道硬化,共有汽車217輛,農用運輸車109輛,另外有機車435輛。已通自來水的農戶8314戶,占59.01%;飲用井水農戶為5705戶,占40.49%;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數為4895戶,占34.74%。通電農戶數為13567戶,占96.29%;擁有電視農戶6468戶,占45.90%。建有沼氣池116戶,占0.82%;裝有太陽能7戶,占0.05%。建有小水窖446口。農田水利有效灌溉面積1815.55畝,所占比重為6.18%。

公路通車裡程70餘公里,電話普及率達30%電視普及率50%,有學校12所。

地理

鎮雄縣整個地勢北高南低,由北向南看,整個轄區像一隻威武的雄雞。北部高山、低谷、丘陵交錯;南部地勢為丘陵緩坡;東邊以高山、丘陵為主;西部以丘陵為主。小河溝流經上街、五穀、舊府、松林灣等村,橫跨全鎮中部,沿溝切削較深,全長8公里。以頭河從西北到東南流經小河、氈帽營、松林灣、陳貝屯四個村,在萬年橋處與小河溝匯合,流入中屯鄉,萬年橋成為全鎮最低點,海拔1510米,最高處為烏峰山,海拔2181米。高低相差671米。

烏峰鎮 烏峰鎮

鎮雄縣城—烏峰鎮始建於清朝雍正九年,座落在高峻雄偉的烏峰山下,展翅欲飛的鳳翅山側。城處斜坡,南低北高,西南背北,前臨沱泊河,後靠烏峰山,左有圓寶山、鳳翅山,右有馬廠梁子,城開四門:北門開於今豬鬃廠門前;南門開於原一中校門外;東門開於今槐樹西側;西門開於縣醫院原大門西側。城牆周圍825丈,牆高1.3丈,建有哨樓、水洞、無護城河(現門、牆、樓均毀),現縣城擴建,東至垮山;南至舊府油庫;西至二道溝;北至烏峰山腳。街道寬闊,路燈亮麗,人稠地靈,商業繁華。

烏峰鎮位於鎮雄縣城所在地,縣境南部。

烏峰鎮轄區總面積共有130.39平方公里,下轄西正街、東正街、新街、文衛、德政、白果、油榨街、龍井、鳳翅、南廣等十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和上街、五穀、高山、舊府、松林灣、陳貝屯、氈帽營、小河等八個農村村民委員會。

歷史

烏峰鎮為縣府駐地,1950年設鳳山鎮,1954年改城關鎮,1958年建公社,1961年改區,1962年復設鎮,1986年更名烏峰鎮,1988年南台區併入。

教育

烏峰鎮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全鎮轄18個村(村區)村委會,總人口119685人,外來流動人口6到7萬人,農業人口76278人。城區學生讀書主要是縣職學校,縣內國小有一小、二小、三小、四小等,完全中學有一中、二中、風中等:2007年秋,鎮轄完全國小15所,初級教學點5個。設有附設國中的學校4所。國小教學班205個,在校生13738人;國中教學班24個,在校生1583人。全鎮在崗公辦教職工393人。

經濟

烏峰鎮 烏峰鎮

烏峰鎮耕地面積39930畝,農村人均耕地占有量0.56畝,且多為產量很底的坡耕地,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勞務輸出是烏峰鎮的一個大產業。烏峰鎮傳統農作物主要有玉米(年產6280噸)、小麥(年產4100噸)、洋芋(年產2200噸)和豆類(年產300噸)。烤菸是烏峰鎮的支柱產業之一,主要分布在陳貝屯、舊府、五穀和高山等村,年產菸葉400萬斤,產值1500萬元。上街、氈帽營、舊府等村是全鎮的蔬菜主產區。萬畝梨園基地的建設,使得梨樹大面積掛果,果農已經嘗到了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甜頭。氈帽營的天麻種植初具規模。土雞工程和生豬工程遍布全鎮各村。

烏峰鎮有著極為豐富的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小河村和松林灣村。在五穀有著極為豐富的石山資源,是從事建材開採和製造的理想場所。

烤菸是烏峰鎮農村的主要經濟支柱,是全縣烤菸主產區;煤礦工業是強鎮的重頭戲。16家煤礦,年產量達117萬噸,產值23400萬元,是昭通市合法煤礦數最多、產量最大、貢獻稅費最多的產煤大鎮;在商貿方面,是川、滇、黔結合部物流交匯的“旱碼頭”。隨著城鎮化發展步伐的不斷加快,西環路、鎮畢路、鎮赫路、縣城九棵樹片區、新村小區等開發建設,改善了交通條件,使城市品位不斷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不斷增強,新農村建設日新月異,處處呈現和諧氛圍。

2003年,烏峰鎮實現國民生產總值4.2296億元,比2002年增長3%。其中,鄉鎮企業總收入4.1910億元,比2002年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1390元,比2002年增長2.5%:財政收入1074萬元,比2002年增長5%。

景觀

鳳翅山:鳳翅山海拔1899米,與烏峰山相連,與圓寶山毗鄰,峰巒參差,南高北低,儼如鳳翠斜舒。故名“鳳翅山”。鳳翅山山腰曾建“文昌閣”,後拆除。在鳳翅山與圓寶山山峰交界之溝有岩泉,涓涓下注,四時不竭,名曰:“白人岩”。晨霧起有仙人影印其中,故名“白人仙影”為鎮雄八景之一。州人張啟楠賦詩:“皚皚瑞色兆豐年,有影無形氣化仙,願似雪花飛六出,倉箱從此樂堯天。”今建有鳳翅山森林公園為縣城運動休閒場所之一。

烏峰鎮歷史悠久,古蹟繁多,舊府長路灣漢墓,黌宮(即文廟、孔子廟)武廟,文昌廟,魁星閣,城隍廟,萬壽宮(即江西會館),西源寺(即四川廟),楚聖廟(即湖廣廟),萬佛寺(即江南會館),巧碧宮(即魯班廟),觀音閣,佛來寺,五穀廟,伴雲寺,福音堂,隴家大院,高山鎮山柱,碉樓,革命烈士墓,小河申慶厚碑刻等等。

白果樹是烏峰古樹之一,圍圓近5米,高聳近三十米,近千年來依然長勢猶茂,果實纍纍,古槐長於今槐樹路,由年長,於80年代枯亡,原白果、古槐有“二仙守城”之說。

革命烈士墓,建於1954年縣城南郊教場壩,立革命烈士紀念碑23座,四周杉木成林,環境悅人。

烈士陵園:烏峰鎮地廣人多,不乏人才,清朝舉人、知縣就有張承錕、張世玢,曾景福,傅尚舉,張永輪等。清有名畫家傅文蒸,曾蘭芳(女)。民國初期在雲南講武堂畢業的,歷任民國軍官的就有彭肇康,蔣文華,晉西廷,常紹群,傅銘彝等,有名的人物還有隴均府,申家厚,申慶壁,康文瑾,喻松青等人,抗日戰爭期間犧牲的就有周光厚,張銘裔,申家厚,馬昆等民族英雄。抗美援朝犧牲的楊傑,朱紹華,周光文,李銀華,鄭雲武,劉興國,羅松貴等烈士。現傑出人物更多如國際剪紙藝術家嚴隆成,民間石刻藝術家吉學平等,舉不勝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