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為人之道,就是教人為人處事的方法。古之善之為道者,“致虛極、守靜篤”、“上德若谷、上白若辱”。簡而言之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用現代人的說法就是教人如何學好。詳細內容
道教始祖老子在其八十一章《道德經》中提到最多的就是處世為人之道。其中第二十四章寫道:“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大概的意思是:踮起腳跟的人,不能長久站立。跨大步的人,不能長久行走。自我顯示的人,是不明智的人。自以為是的人,是做不成大事的人。自暴自棄的人,是建不了功業的。自我驕傲的人,是不能長久的。從道的角度來看,這些人的行為,只能說是像剩食贅瘤一樣,眾人都會厭惡它。因此,懂得道的人是不會這樣處世的。這裡,老子針對世人常見的幾種毛病,以規律性的自然現象作比方,指出了這幾種行為的危害性。名言警句
1.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2.不妄求,則心安,不妄做,則身安.
3.不自重者,取辱.不自長者,取禍.不自滿者,受益.不自足者,博聞.
4.積金遺於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於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此乃萬世傳家之寶訓也.
5.積德為產業,強勝於美宅良田.
6.能付出愛心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就是慧.
7.身安不如心安,屋寬不如心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