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據統計,韓國的炸彈酒有36種,例如,一小杯本地燒酒放入大杯啤酒中稱“手榴彈”;小杯威士忌放入大杯啤酒中稱“核子彈”;小杯啤酒放進大杯威士忌中稱“中子彈”;小杯燒酒放入大杯威士忌中稱“氫彈”,等等。另外,根據製作中動作的不同,還有不同的名稱,如做好後用手搖動使酒旋轉叫“旋風酒”;將小杯中的威士忌點燃稱為“火酒”等。“火酒”喝起來真得要點功夫,否則會把你嘴巴燒傷,或把眉毛燒焦。
起源
關於炸彈酒的起源,說法很多,比較普遍的是說起源於美軍軍營。美軍沒有下酒菜,喝威士忌時便以啤酒為“輔菜”。韓國軍人將之傳出軍營,並出於便利,將威士忌乾脆放到啤酒中一起喝。軍人們出於職業習慣,加之製作和喝這種酒的形象聯想,就起了“炸彈酒”這么一個名兒。
文化
上世紀80年代後,韓國人的生活富裕起來了,“炸彈酒”也因此得到迅速普及。實際上“炸彈酒”已從當時便宜和方便的享受,演變成了社交的重要手段,成了相互較勁的方式。
朋友聚會,必有這個節目。吃飯過程中,大家酒過三巡,略有醉意,然後去“二次”,也就是去唱歌房,主要目的就是喝“炸彈酒”。一邊唱歌,一邊喝酒,氣氛很熱烈。
韓國人對“炸彈酒”的鐘愛,大大增加了威士忌的消費。據韓國財經部2002年5月發表的《韓國酒類消費量分析》顯示,韓國20歲以上成人,2001年人均消費119瓶啤酒、79瓶白酒、1.4瓶威士忌和4.62瓶藥酒和清酒。全年消費的酒類總計為307萬公升。“炸彈酒”已經成了韓國一種重要的酒文化。
社會反響
電影《海雲台》熱映後,“海嘯酒”異常流行。它的製法是,在啤酒杯內倒入五分之三的啤酒,把裝有白酒的酒盅放進去,白酒量以酒盅不沉入啤酒杯底為準,然後用鐵筷子敲啤酒杯,待啤酒沫湧上來,並且酒盅下沉即大功告成。這一幕很容易讓人聯想起海嘯,所以就叫作“海嘯酒”。
在韓國,單位同事經常會聚餐,炸彈酒象徵著集體組織的團結和平等,所以迅速流行起來。在歐美國家,單位會餐很少,而攜家人聚會的場合很多,所以喝炸彈酒這種飲酒方式難成氣候。炸彈酒製作方法的競爭也可被視為喝酒之外的特殊休閒文化,或是不善言辭的韓國男性的一種“娛樂方式”。再加上韓國人的性格是一有新東西,就想在人前顯示,所以各種妙招才會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