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陵祭奠

炎帝陵祭典是由千百年來世代沿襲的炎帝陵祭祀活動所形成的祭祀民俗。 炎帝陵祭祀方式包括文祭、物祭、火祭、樂祭、龍祭,其中龍祭最具特色和獨創性。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炎帝陵在海內外知名度、影響力的不斷提升,“炎帝陵祭典”已成為傳承炎黃文化、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載體。

炎帝陵祭典是由千百年來世代沿襲的炎帝陵祭祀活動所形成的祭祀民俗。
炎帝神農氏是我國上古時代傑出的部落首領,是中國農耕文化的創始人,生活於原始社會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過渡的時代,距今6000年至5500年左右。炎帝帶領原始氏族先民,在長期的生產和實踐中,創造了豐碩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為中華文明的發軔和中華民族的形成準備了最初的物質、文化基礎,與黃帝軒轅氏一起被並尊為中華民族始祖。
據史料記載,炎帝神農氏遍嘗百草,為民治病,曾“日遇七十毒而不輟”,終因誤嘗斷腸草而“崩葬長沙茶鄉之尾”,即今炎陵縣城西17公里處的鹿原陂。此後,華夏兒女世世代代運用多種祭祀方式祭奠炎帝,緬懷民族始祖的豐功偉績。
炎帝陵祭典分為官方祭祀和民間祭祀兩種。民間祭祀歷代以來香火鼎盛,綿綿不絕,延續至今。最早有記載的官方祭祀活動在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太祖詔命“建廟陵前,肖像而祀”,隨之遣官詣陵致祭,並“三歲一舉,率以為常”。此後,元、明、清各代祭祀活動從未間斷,明代達15次,清代達38次。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炎帝陵祭典”已成為一個涵蓋音樂、舞蹈、文學等多個領域的綜合性文化載體。2006年5月,炎帝陵祭典順利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炎帝陵祭祀方式包括文祭、物祭、火祭、樂祭、龍祭,其中龍祭最具特色和獨創性。上古時代,為驅蟲穰災,炎帝教人用稻草紮成龍形,龍身插滿用艾葉製成的燃燒物,夜間沿田埂起舞,旁人吶喊助威,意在“誘殺成蟲,嚇破蟲卵”。後來,人們用稻草紮成龍形,外裹紅布或黃布,拴上鐵絲網兜,內裝炭球和輔助材料,夜間點燃後隨風起舞,舞動之處焰火飛騰,繁星點點,煞是壯觀,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炎陵火星龍”,並逐漸衍生出三人布龍、草龍、竹葉龍、板凳龍等龍舞形式。如今,炎帝陵祭典龍祭的種類和表現形式都有了很大的發展,既有獨具炎陵特色的三人布龍和火星龍,也有代表56個民族的56節長龍、代表5大洲華夏胄裔的5色龍;既有蘊含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反映炎帝重八卦生太極的陽陰八卦龍,也有表現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現代競技龍、人龍、飛龍、荷花龍、“九龍盤柱”等現代龍舞形式。舉行龍祭時,寓意24節氣的24節令鼓和神農鑼鼓、南北獅也一同登場,盡情演繹源遠流長的炎帝文化,展現華夏兒女堅韌不拔、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炎帝陵在海內外知名度、影響力的不斷提升,“炎帝陵祭典”已成為傳承炎黃文化、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載體。炎帝陵自1986年修復以來共舉辦各種大型祭祀活動300餘次,近幾年每年舉辦大型公祭活動40次以上,每年清明、重陽的大型祭祖活動已成定例,世界(全球)華人、台灣民間組織及中藥產業界、服飾界等公祭炎帝陵活動不斷舉辦。尤其是甲申年重陽炎帝陵祭祖大典和2005中國湖南旅遊節開幕式暨炎帝陵百龍祭始祖大典等祭祖活動通過現場直播和廣泛宣傳,在海內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形成了一個敬我始祖、愛我中華、期盼祖國統一民族富強的良好輿論氛圍。近年來,每年前來炎帝陵尋根祭祖的海內外炎黃子孫達數十萬人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