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類別
【中文名稱】灰腿斑秧雞
【中文別名】灰腿秧雞、白喉斑秧雞
【拉丁學名】Rallina eurizonoides
【命名時間】Lafresnaye, 1845
【英文名稱】slaty-legged crake、Banded Crake
【科屬分類】鳥綱、鶴形目、秧雞科、斑秧雞屬
外形特徵
背橄欖褐色,整體背面及胸側橄欖褐色,頭頂和頸項棕栗色,前頸至上胸主要為紅褐色,下胸以下具粗大的黑褐和白色相間的橫斑。嘴綠色。腳暗灰綠色或石板黑色。這種斑秧雞嘴較短,遠短於中趾,中趾短於跗蹠。翅圓,第3 枚初級飛羽最長。次級飛羽均短於初級飛羽。成鳥:兩性相似。頭頂、頸側、頰、前頸和上胸紅褐色,背橄欖褐色,頦、喉白色,下胸至尾下覆羽有黑褐色和白色相間排列的橫紋,其白色橫紋較細,寬度不及紅腿斑秧雞。翅覆羽和飛羽橄欖褐色,翅上有白色橫斑但僅分布在飛羽的內翈和少數覆羽上,此白色橫斑在翅摺疊時無法看見。
幼鳥:上體灰黑色,下體菸灰色,胸、腹具白色橫紋。
虹膜紅色至橘紅色。嘴綠色,尖端暗褐色。腿和腳灰綠色。幼鳥的嘴和腿黑色。
分布範圍
國內主要分布在南部,見於廣西、海南、台灣和香港,偶見河南、湖南。國外主要分布在南亞和東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緬甸,泰國,越南,菲律賓,日本(琉球群島)和印度尼西亞。生活習性
棲息於潮濕沼澤地、稻田等處。多於黎明、薄暮或夜間出來活動、覓食。性羞怯,遇人走動,即迅速沒入隱密之草叢中。食物為昆蟲及其幼蟲、小型軟體動物、植物的嫩葉和種子等。生長繁殖
單配製,繁殖季節有領域性,用樹葉和草建設粗放的巢,巢遠離水,
在灌木或矮樹上,每窩產卵3—6枚。卵呈卵圓形,石灰白色,有光澤,有時有少數模糊的暗紅棕色斑點。兩性孵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