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白釉灑褐色斑彩執壺

灰白釉灑褐色斑彩執壺

灰白釉灑褐色斑彩執壺,文物原屬唐代魯山花瓷,唐代官員丁氏家族墓陪葬品。通高21.5厘米、口徑10.3厘米、腹徑14.8厘米、底徑10厘米。直口雙唇,蛋圓腹,柄、系、流、足形制與上件近同。灰白胎胎色略深,質硬,手感較重。

【名稱】:青褐釉天藍兔毫窯變執壺
【類別】:瓷器
【年代】:唐代
【文物原屬】:唐代魯山花瓷,唐代官員丁氏家族墓陪葬品。
【文物現狀】:現藏在河南唐河縣博物館。
【簡介】:
通高21.5厘米、口徑10.3厘米、腹徑14.8厘米、底徑10厘米。
直口雙唇,蛋圓腹,柄、系、流、足形制與上件近同。灰白胎胎色略深,質硬,手感較重。失透的灰白釉施釉不及底,剝釉明顯,光弱內斂。釉面上信手揮灑的褐紫色片線狀彩斑,是在有意中創造出無意的畫面。壺壁上靈動的釉彩,橫豎交錯,厚薄不勻,產生虛實轉換、形式美的韻律。這種形式感的創造反映出勞動、生活、大自然在陶工感情、感知、理解活動中形成的節奏、變化、統一等規律的美感。這既不是某種客觀具象,也不表達某種常見的事物。它為南宋吉州窯灑彩瓷藝的產生找到了藝術的源頭。
【相關資料】:
花釉瓷器是河南地區唐代瓷器中一個創新品種,古玩界稱“唐鈞”。在黑釉、茶葉末釉、醬褐釉或灰白釉等地釉上點綴出藍色、天藍色、黃褐色、灰紫色或乳白色彩斑,給人以天然造化、變化莫測之感。唐人南卓《羯鼓錄》中就有“魯山花瓷”的記述。文博界把河南魯山段店窯、郟縣黃道窯、禹縣下白峪窯、內鄉鄧窯及山西交城窯、陝西黃堡窯等處發現的花瓷產品,通稱為“魯山花瓷”。魯山花瓷創造了二液分相釉的新技巧,為黑釉瓷系的美化裝飾開闢了新境界,使黑釉系瓷器出現了絢麗斑斕的窯變效果,開創了馳名中外的鈞窯瓷窯變的先河。魯山花瓷奇妙無比地出現大片彩斑,有的任意點抹,有的縱情潑灑,天機超逸,沒有陳格,表現出大唐盛世的豪邁氣魄,在“南青北白”瓷器格局中獨樹一幟,成為公私藏家的寵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