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
【處方】甘草3兩,酥1升,蜜1升。【製法】上藥納蜜中,煎如薄膏。
【功能主治】渴,口舌燥澀。
【用法用量】含咽之。
【摘錄】《雞峰》卷十九
中藥方劑之R字類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
濡咽煎,出自傳統醫學典籍《雞峰》卷十九,用於渴,口舌燥澀。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
石濡,器柄圓柱形,高5~10厘米,中空,全體灰白色,表面粗糙,有破孔,含黑茶漬素、反丁烯二酸原冰島衣酸酯,有清熱,化痰,涼肝,止血之效。
植物介紹 功用主治 用法與用量中醫用語,出自陣經。 《針經》雲∶寒氣客於會厭,卒然如啞,此寒氣與痰涎凝結咽喉之間,宜以甘辛溫藥治之。 治冷症無陽,咽痛喉閉。
簡介 藥方當歸6克 熟地9~15克 陳皮4.5克 半夏6克 茯苓6克 炙甘草3克,可治療肺腎虛寒,水泛為痰,或年邁陰虛,血氣不足,外受風寒,咳嗽嘔惡,喘逆多痰的一...
來源 組成 用法 功用 主治後生腸不收:枳殼二兩。去穰煎湯,溫浸良久即入。(《經驗方》)⑦治子宮脫垂:枳殼五錢,蓖麻根五錢。水煎兌雞湯服,每日二次。或枳殼五錢,升麻一錢。水煎...痘疹方論》不驚丸)⑨治小兒秘澀:枳殼(煨,去穰)、甘草各一錢。以水煎服...
行滯消積 瀉火祛瘀 治小便赤澀 處方來源 相關詞條犯肺,肺衛失宣。 脈症:發熱,微惡風寒,頭痛,無汗或少汗,咳嗽,咽痛...,咳嗽,咽痛,舌尖紅,苔薄白,脈浮數。 治法:辛涼解肌,疏風清熱...或濡數。 治法:透邪達表,滌暑化濕。 處方:香薷3g 青蒿6g...
閉塞。且能止吐。明日複診。述昨藥服後。覺藥性走竄不已。上竄至咽。下竄至小腹...。咳嗽大定。但腹脹如故。堅滿不舒。乃停煎劑。每日單服禹餘糧丸二次。每服三錢...。蓋飲滯消而氣血虛也。令以前丸減半服。並以參、術、歸、芍、山藥、茯苓等煎...
簡介 書序 自序 卷一 卷二或滑數。清胃利咽。4.陰虛咽喉失濡證:咽部灼熱發乾,微有痛感,咽癢,如有痰...欲死)。用升麻片含咽,或以升麻半兩煎水服,引吐為效。2、再方。用蠡實一合...因外邪犯咽,或邪滯於咽日久,或臟腑虛損,咽喉失養,或虛火上灼,咽部氣血...
基本概述 診斷依據 鑑別診斷 辨證論治 治療驗方虛,上不能滋潤咽喉,則口燥咽乾;下不能濡潤大腸,放大便乾結。胃失陰液滋潤...、午後潮熱、盜汗、口燥咽乾、心煩失眠、頭暈耳鳴、舌紅少苔,脈細數無力等症...虧少,機體失去濡潤滋養物質所致。同時由於陰不制陽,則陽熱之氣相對偏旺而生...
概述 症狀 臨床表現 病因 基本特徵,粗搗篩。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五七沸去滓,不拘時候稍冷服。主治肺癰...,銼)15克【用法】上四味,粗搗篩。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五七沸去滓...寒熱、風痹,溫中消谷,療喉咽痛。③《藥性論》:治下痢,破血,去積氣,消...
簡介 開宣肺氣 祛痰止咳 藥方來源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