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市第十五中學

濟寧市第十五中學

濟寧市第十五中學,位於濟寧市市中區任城路32號。在市、區兩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憑藉著僅有的5.24畝的彈丸之地,通過十年,特別是近3年的艱苦創業,已發展成為擁有58個教學班,4100多名學生,186名教職工的城區國中名校。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校長:李敬東

副校長:孫振、張宏、周哲直

2003年秋天,學校又克服重重困難,爭取政策,籌措資金,拆遷了128戶居民,完成了南臨和東院的開發擴建。新建了教學實驗樓,環行操場。增添了能容納600人的多媒體報告廳、電子備課室、120台學生用計算機房,閱覽室、實驗室、儀器室,使學校占地面積達到了23畝。校園分為教學區、體育活動區和回遷安置區。教學區位於校園西部,為靜區,由教學樓、圖書實驗樓、辦公樓等組成,並圍合成院落。體育活動區為動區,位於校園東部和南部,室外活動區主要有200米環形跑道運動場,100米直線跑道,八個籃球場和桌球活動場地。學校還設計公共綠地,種植草坪、灌木、花卉等不同品種的植物,設定雕塑、花壇、升旗台,創造一處安靜和諧、優美宜人的教學環境,使學校的硬體建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2010年,學校又爭取政策,籌措資金,拆除一座二層教學樓,建起一座新教學樓和地下一層

2012年,經濟寧市市中區委、市中區人民政府批准和市教育局同意,濟寧市第十五中學與濟寧市第十六中學整合組建“濟寧市第十五中學總校”。根據濟寧市中區下發的《關於整合教育資源發展壯大優質國中教育的實施意見》,合併後的十五中原址將成為第十五中學總校區,十六中將成為第十五中學總校東校區。

兩校整合,將進一步最佳化教育資源,改善辦學條件,努力縮國小校之間的差距。新的十五中學將按照省級規範化學校標準管理,辦成一所具有現代教育理念、現代化教學設備,環境優美、特色突出、教育教學水平高、人民民眾滿意的學校,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優質的教育資源。

相關信息

2012年,根據濟寧市中區下發的《關於整合教育資源發展壯大優質國中教育的實施意見》,合併後的十五中原址將成為第十五中學總校區,十六中位於太白東路處,將成為第十五中學東校區,

2013年4月20號,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的地震災情,牽動著濟寧市師生每一個人的心,全市各中小校通過不同的形式,表達對同胞的關切,用一份份真情為災區祈福,願雅安平安。

濟寧十五中全體學生在操場集會,為遇難者佇立默哀1分鐘。數千名師生積極響學校的倡議:地震可以毀滅一切,但毀滅不了我們的中國心。天災無情,人間有愛,我們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做好我們的本職工作,力所能及做出自己應做的貢獻。安居二中全體師生為遇難同胞默哀,寄託師生對遇難同胞的沉痛哀思,鞭策生者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時每刻,重新審視活著的意義。告誡同學們要敬畏自然,珍惜生命,學會自我保護,遇到突發災害保持鎮定,不放棄希望,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讓每一天都充滿意義。學校還將召開主題班會,細緻講解防震自護知識,進行防震避災疏散演練。

學校概況

校 訓: 讓行動來證明我們的一切

教 風: 敬業務實,教人求真

學 風: 修業明理,學做真人

辦學理念:打造學習型校園,構建人文化氛圍

實行人本化管理,培育創新型人才

濟寧市第十五中學 濟寧市第十五中學

學校新一屆領導班子在“打造學習型校園、構建人文化氛圍、實行人本化管理、培育創新型人才”的管理理念的指導下,建立完善了各項管理制度,制定出版了《學校工作指南》一書,形成了健康、高效運轉的工作機制,使十五中形成了老、中、青三結合的教師隊伍,湧現出一批省、市、區勞動模範、教學能手和優質課執教者。學校先後有120多人次受到省、市、區級以上表彰獎勵,近50名教師獲省、市、區教學能手稱號,百餘人在國家、省、市級執教公開課、優質課,有300多篇教學論文在國家、省、市級刊物上發表或獲。

百度貼吧:濟寧十五中吧

師資介紹

全校教師“人心齊、人氣旺、內功強、素質高。” 在“敬業務實、教人求真”的教風和“修業明理、學做真人”的學風的指引下,素質教育的各類達標率、合格率、優秀率均在城區名列前茅。99年濟寧市教委、教研室對全市四十處初級中學的教育教學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十五中名列全市第一。

教學成就

學生褚曉佳、張子涵、王樞等6位在全省英語競賽中獲特等獎,張子涵榮獲全國特等獎,王樞、姚姜源同學代表濟寧市參加全國英語綜合能力競賽,雙雙獲得全國特等獎,學生郭永強在全國化學競賽中獲市第一名,英語、數學、物理獲體育團體競賽第一名,連續多年獲體育總分第一名。2001年中區召教學成果表彰大會,十五中榮獲語文、數學、英語、政治、物理等學科6塊金牌。2002年,語、數、外、物、化、歷、體等七科又獲城區第一名。2003中考,城區前十名有該校4人,其中許可同學以567分的好成績獲城區第二名。2004年中考又取得了十一科城區第一,重點高中升學率居城區首位,有9人進入中區前十名。2005年中考七科第一,有4 人進入城區前10 名。2008年中考,孫嘉京(一班)和陳眾(三班)以706的高分並列城區第一。07級12班孫浩天同學於2011年被西安交通大學少年班錄取。自九六年以來,中考升學率一直在城區名列前茅,省、市、區舉行的各項比賽中,十五中學生一直處於遙遙領先地位。學校被評為省級校本研究示範校、省級課改實驗基地、省級航海、航模示範學校、市級文明單位、教學先進單位、師德建設先進單位等等。濟寧十五中學第一學雷鋒小組二十年如一日,照顧孤寡老人孫奶奶,培養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學雷鋒標兵,成為十五中學德育成績的一個縮影,其先進事跡被省、市、區等新聞媒體報導,引起強烈反響。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十五中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所取得的豐碩成果。

濟寧十五中吳天一:15歲少年“躍入”象牙塔

濟寧十五中副校長孫振介紹,少年班採用“預科—本科—碩士”貫通培養。其中,預科兩年(第一年委託西安交通大學附屬中學和江蘇省蘇州中學培養,第二年起在大學培養),本科四年、碩士兩年,實行“預科+基礎通識+寬口徑專業+創新能力”的培養模式。

李敬東認為,即使是特長生也要按照教育規律和身心發展規律進行培養。他眼中的優秀中學生是合格加特長型的中學生。學校為特長生提供發展特長的舞台,比如舉辦英語課本劇表演、學科競賽等活動,進一步挖掘他們的潛力,不阻礙他們發展特長。

教學方針

現在,十五中的全體教職員工,遵循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加快校本培訓,深化課程改革,努力提高辦學水平,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健體、學會審美、學會合作”。為國家、社會輸送更多更好的人才,讓陽光灑向每一個學生的心田,讓每一個學生都健康、愉快、和諧的發展,讓素質教育之花開放的更加燦爛,讓十五中這面光榮的旗幟高高飄揚!

2012年東西校區合校後,濟寧十五中一校兩區 “萬變不離其宗”

合校後,學校文化的引領很重要。東校區政教處的翟主任說:合校之後,學風比原來改進很多,班裡的紀律也好了很多。李敬東說,合校之後,學校每周都要搞分年級、分學科的教研活動,兩個校區的教師一起備課,相互進行深度評課。

學校校歌

李 敬 東 詞

肖 桂 彬 曲

十五中音樂教師和聲編配

歌詞:

古老運河 澆灌著校園挺拔的白楊,

先師教誨 激盪著師生蓬勃的心房。

美麗的濟寧十五中,

是我們奠基人生,追求理想的地方。

"來為求知,去為棟樑", "行動證明我們的一切"

溫馨的校園,春風化雨,桃李芬芳,

成長的搖籃,傳承文明,播撒希望。

美麗的濟寧十五中啊,描繪著我們心中的夢想,

光榮的濟寧十五中啊,演奏著人生優美的樂章。

古老運河 澆灌著校園挺拔的白楊,

孔孟文化 滋潤著師生睿智的思想,

美麗的濟寧十五中,是我們錘鍊人生,放飛希望的殿堂。

"敬業務實,教人求真" "修業明理,學做真人"

敬愛的老師 博學嚴謹 奉獻愛崗,

親愛的同學 德能並育 身心健康。

美麗的濟寧十五中啊,描繪著我們心中的夢想,

光榮的濟寧十五中啊,演奏著人生優美的樂章。

我愛你啊十五中!我愛你啊十五中!

讓智慧為我們插上成功的翅膀,

共同書寫未來的輝煌,輝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