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飲食不潔,誤食污穢或毒物,濕熱疫毒蘊結腸腑,內陷心肝,擾亂神明。
辨證要點
本證多見於夏秋之季,由飲食不潔、感受濕熱疫毒產生。初起即見高熱,繼而迅速神昏、抽搐反覆不止。早期可無大便或大便正常,需灌腸或肛門內採取大便方見膿血,此後才出現膿血便。
臨床表現
持續高熱,頻繁抽風,神志昏迷,譫語,腹痛嘔吐,大便黏膩或夾膿血,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
清熱化濕,解毒熄風。
方劑
黃連解毒湯合白頭翁湯加減。
常用中藥
黃連、黃芩、黃柏、梔子、白頭翁、秦皮、馬齒莧、羚羊角、鉤藤。
常用腧穴
人中、中脘、豐隆、合谷、內關、神門、太沖、曲池。
常見病
急驚風。
針灸療法
毫針瀉法。
預防
1.加強體育鍛鍊,增強體質,減少疾病。
2.避免時邪感染;注意飲食衛生,不吃腐敗變質食物;避免跌仆驚駭。
3.按時免疫接種,預防傳染病。
4.有高熱驚厥史的患兒,在發熱初期,及時給予解熱降溫藥物,必要時加服抗驚厥藥物。
5.對於暑溫、疫毒痢的患兒,要積極治療原發病,防止驚厥反覆發作。
調護
1.抽搐發作時,切勿強制按壓,以防骨折。應將患兒平放,並用紗布包裹壓舌板,放於上、下牙齒之間,以防咬傷舌體。
2.保持呼吸道通暢。痰涎壅盛者,隨時吸痰,同時注意給氧。
3.保持室內安靜,避免過度刺激。
4.隨時觀察患兒面色、呼吸及脈搏變化,防止突然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