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島紅蟹

聖誕島紅蟹

聖誕島紅蟹(學名:Gecarcoidea natalis)的身體分為頭胸部與腹部。頭胸部的背面覆以頭胸甲,殼體的寬度大約為11.5厘米。額部中央具第1、2對觸角,外側是有柄的複眼。口器包括1對大顎,2對小顎和3對顎足。頭胸甲兩側有5對胸足。腹部退化,扁平,曲折在頭胸部的腹面。雄性腹部窄長,多呈三角形,只有前兩對附肢變形為交接器;雌性腹部寬闊,第2-5節各具1對雙枝型附肢,密布剛毛,用以抱卵。 海生,雜食性。背殼呈黑色,腹部和四肢都呈通紅,像烤熟了的龍蝦;四肢短粗,肉多,是上乘的美味。是一種僅在印度洋上聖誕島和可可島才有的一種陸蟹。 每年的10月底,當熱帶雨林的大雨來臨的時候,紅蟹便開始了艱苦的長途跋涉,幾百萬隻紅蟹集體大遷徙的場面非常壯觀,在遷徙中,紅蟹群密集地布滿往海岸的路徑。5-7天的遷徙期間,它們要跨越公路、鐵路這種危險的地段,還要應付大於90度的山坡,當地政府為了保護它們,修建了紅蟹專用的野生動物通道,甚至在遷徙的高峰時期關閉公路和鐵路。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聖誕島紅蟹 聖誕島紅蟹

聖誕島紅蟹的甲殼最大可達116毫米長,體重415-480克,圓形,有封閉的鰓。螯通常是一樣的大小,除非其中一支受傷或脫落;在這種情況下,傷肢會再生,並在再生期間顯得比較小。雄蟹一般比雌蟹大,但雌蟹有寬許多的臍(腹部),並通常有較小的螯。雌蟹的寬臍在長到第三年才變得比較明顯。背殼呈黑色,腹部和四肢都呈通紅,像烤熟了的龍蝦;四肢短粗,肉多

聖誕島紅蟹主要是吃落下的葉跟花為生,但偶爾也會吃其他的動物,包括其他的紅蟹(見同類相食),如果有機會的話。

棲息環境

棲息在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以南300多公里的東印度洋上的聖誕島,屬澳大利亞管轄。聖誕島是海底火山的山頂,除一些小面積的沙灘外,其餘約80公里崎嶇的海岸線都由懸崖峭壁環繞著。由於島上棲息著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自然形成了獨有的生態景觀,尤其是每年年底到第二年初,都會有上億隻紅蟹擁向海邊交配的奇特景觀。

生活習性

聖誕島四面環海,島上有30多種動植物是世界其他地區所沒有的。聖誕島紅蟹是生活在東南亞的紫蟹的變種,屬於雜食性動物,主要以食用這些植物落下的葉和花為生,也吃水果,花卉和苗木。它們喜歡吃新鮮的綠葉,但會吃任何的落葉。是雜食物種,會吃死蟹和鳥類,非洲大蝸牛,可口的人類垃圾。在島上幾乎沒有競爭,食物資源豐富。平均壽命35年。

在旱季這些紅蟹躲在灌木叢中,經常在樹根處挖掘洞穴。在乾燥的季節,它們會堵塞洞穴入口處,使洞穴處於保持較高的濕度水平,一年中並有效地從曠野中消失長達兩至三個月。這對它們在養分相對貧乏的熱帶雨林的生長起了很大的幫助作用。旱季過後,第一場雨水將紅蟹從睡夢中喚醒,它們不約而同地從洞中蹣跚走出,呼吸新鮮潮濕的空氣。這時在聖誕島上植被茂盛的地方,會聽見“沙沙”的聲音,那就是紅蟹“散步”的動靜。每年的11月過後,島上正式進入雨季,在這以後的3個多月里,上億隻紅蟹會浩浩蕩蕩地從森林、草地奔向海邊,去完成它們生命中的頭等大事。

紅蟹各自走出洞穴後,會自動形成一個龐大的隊伍,較強壯的雄蟹走在前面,經過的地方是一片通紅。進行的方向沒有路標,它們全靠對大海溫度的感覺辨別方向。由於它們躲避障礙物的能力較差,所以不管是住宅,還是停放的汽車,一律跨越。從巢穴到海岸,距離是不一樣的。最短的一個星期左右可以到達,最長的需要20天左右。

紅蟹會在陰涼的午後開始移動,以每小時600米~800米的速度前進。炎熱的天氣和遙遠的距離會使得許多紅蟹累斃於中途,因為體內的水分已經被蒸發得乾乾淨淨。在遷徙過程中,紅蟹的食量很小,基本上是餓著肚子走。

分布範圍

僅分布於澳大利亞聖誕島(Christmas Island)。

繁殖方式

聖誕島紅蟹生長緩慢,經過4-5年後背甲的寬度才達到約40mm。它們在這個年齡段性成熟並開始參加的繁殖遷移。該物種定期蛻換自己早期生長階段的甲殼,以配合其身長尺寸的增加。換甲通常在潮濕的環境中進行,以洞穴作保護,一年只有一次,在換甲期間其生長速度減慢。聖誕島紅蟹以每年晚春時節往海遷徙以產卵聞名。主要遷移起始於高原,可以持續長達18天。在遷徙中,螃蟹群如此密集地布滿往海岸的路徑,因此甚至可以從空中看到這一奇景。

可能的產卵日期據觀測,在2009年為10月13日左右,11月12日,12月11日或1月10日。實際發生的時間是依賴雨季發生的時間、降雨量、遷移的地點,浸漬,交配、產卵、育雛等一系列,在這些條件都具備的前4周產卵。所有都依賴於天氣。

第一批遷徙到達繁殖區的雄性紅蟹與雌性紅蟹開始交配。它們要不斷浸在海水中以便及時補充水分,這期間雄性不抵大量雌蟹的激情,撤退到較低的露台處挖掘洞穴。洞穴密度極高(每平方米就有1-2個隱藏的洞穴。雌性通常在雄性挖掘的洞穴的露台上與之交配)繁殖季結束後,雄蟹迅速採取行動,在1-2天到達高原,再次開始返回內地。

雌性在交配後3天之內產生卵子,並在露台上保護12-13天,這些蟹卵在潮濕的洞穴發育,卵被存放在雌蟹擴展的腹部和胸部之間的育兒袋裡。一隻雌蟹可以產100,000枚卵。

在海洋中大約一個月後,幼苗經過幾個成長階段後存活,發展成像蝦一樣的被稱為大眼幼體的動物。大眼幼體聚集在靠近岸邊1-2天前轉變成蟹苗並離開水。雖然蟹苗只有5mm,但開始跨越並進軍內陸,約9天后到達高原。然後似乎消失了,只是很少見到。前三年它們在森林的地面上,偶爾在岩石下、倒下的樹枝和雜物間露頭。在許多年中,很少或根本沒有蟹苗從海中出現,但偶爾的非常成功的一年(也許只有一個、兩個或十年)是不足以維持一個高層次的紅蟹數量。

亞種分化

有分類認為該物種是生活在東南亞的紫蟹的變種,實際是一獨立物種。

種群現狀

但自從2000年代中期,由於地球氣候不斷變暖,使大約50年前隨貨船到達的非洲長腳蟻(長足捷蟻)(Yellow crazy ant)為患,大大威脅了聖誕島紅蟹的生存空間,使當地的聖誕島紅蟹數量大大減少。估計多年來當地有1.5到2千萬隻聖誕島紅蟹因為受到長腳蟻超蟻群襲擊而被殺。人類的活動也給紅蟹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每次的大遷移,有數以萬計的紅蟹死在公路上。

相關趣聞

每年的10月底,當熱帶雨林的大雨來臨的時候,紅蟹便開始了艱苦的長途跋涉,一般情況下它們會在自己洞穴附近一動不動呆上十幾分鐘,但是這次的長途跋涉,它們要行走好幾公里,這對它們來說絕對是一件不同尋常的事情。

幾百萬隻紅蟹集體大遷徙的場面非常壯觀,在遷徙中,紅蟹群如此密集地布滿往海岸的路徑,因此甚至可以從空中看到這一奇景。5-7天的遷徙期間,它們要跨越公路、鐵路這種危險的地段,還要應付大於90度的山坡,當地政府為了保護它們,修建了紅蟹專用過馬路的通道,甚至在遷徙的高峰時期關閉公路和鐵路。

包括80後在內的高爾夫愛好者都知道如何應付一年一度的紅蟹入侵。“高爾夫球場有一項特殊規定――如果紅蟹將球碰走,你也只能跟著球走,在球停下來 的地方擊球。”慶幸的是,聖誕島紅蟹帶來的並不只是麻煩。根據聖誕島國家公園網站刊登的訊息,它們的排泄物是重要的雨林肥料,而挖洞行為也會起到翻土和幫 助土壤通氣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