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浪堰

澄浪堰

澄浪堰位於寧波海曙區連線奉化江、南塘河的交匯口上,現三水麗景小區西南部。 澄浪堰,始建於南宋開慶元年(1259),原名“鄭郎堰”,又稱“鄭十八郎堰”,現為寧波市級文保點 。

基本信息

澄浪堰壩長9.6米,闊5.44米,宋、明時稱“鄭郎堰”、“鄭家堰”、“鄭十八郎堰”,南宋開慶元年(1259)由吳雄督工重造,最初為土堰,後改為石堰。1959年,改建成過船壩。後又改為現代機動壩。堰壩現長20米,闊仍為5.44米。堰壩用條石砌成,堰壩上有閘門,上部已改成鋼筋混凝土,並裝有軌道。
自宋至今,澄浪堰水溢則啟,水涸則閉,使澇有所瀉、旱有所瀦,阻鹹蓄淡;同時連線奉化江和南塘河水利航運,交通舟楫,是寧波歷史上貫通東西鄉的水利樞紐,為研究明州古水利工程提供了實物例證。

歷史沿革

《四明談助》載,鄭郎堰,“南門外三里。《至正續志》作‘鄭十八郎堰’,與隔江道士堰相對。凡西鄉舟過江東者,必經此二堰。”可見它對貫通舊時寧波東西鄉航運的重要性。

澄浪堰由南宋時慶元府(今寧波)知府兼沿海制置使吳潛督造。 他在寧波知府任內,興修水利,重視農業,親力親為,有功於寧波,如對建於唐代的它山堰及配套工程進行修繕,另修“吳公塘”、大西壩等;在月湖平橋建水則碑,從此寧波城少有水患;在南門奉化江畔則造澄浪堰,澤被後世。關於澄浪堰,還有一個淒婉的傳說。

七百多年前,鄞西一帶常為鹹潮所侵,大片農田被淹,影響農業生產,百姓生活艱難。吳潛到任後,決定在南塘河和奉化江交匯處建造一座堰壩以阻鹹蓄淡。但築堰打樁時因江流湍急,難以打下第一根堰樁,這使吳潛一籌莫展。有高人獻策道:“若要定基,需用熱血打樁。”於是吳潛出榜以重金招募捨命之士。當時南門外有一位叫鄭十八郎的年輕人,為人忠厚仗義,深知海潮泛濫之苦,毅然揭榜,並謝絕重金,慷慨赴義,用生命的代價順利打下了第一根堰樁。堰壩築成後,鄞西一帶再也未遭鹹潮侵襲,百姓因此安居樂業。人們感念這位捨生赴義的年輕人,就將此堰定名為“鄭郎堰”。

除了鄭郎堰、鄭十八郎堰,澄浪堰還有鄭郎壩、鄭家堰之別名。據《鄞縣通志》記載:“鄭郎壩舊稱鄭郎堰,俗稱‘鄭十八郎堰’。”又雲“相傳,系由鄞西山區18位鄭姓山民來此經營車壩(古老的交通方式,藉助人力轆轤或者牛力的車盤卷拉纜繩把船隻拉過壩頭)而得名”。這一說法與鄭十八郎用熱血打堰樁的傳說有較大出入,當然兩者都是傳說,只能說明在當時落後的生產力條件下,建堰不易,付出血汗甚至生命實乃常事。而因18位鄭姓山民來此經營車壩命名鄭郎堰或鄭十八郎堰,亦在情理之中。說不定,兩者兼而有之,故妄推測。

澄浪堰最初為土堰,後改為石堰,七百多年來一直起著“水溢則啟,水涸則閉,使澇有所瀉,旱有所瀦,阻鹹蓄淡”的功能,但對水上舟楫交通卻帶來不便,為此人們在堰壩上設人力磨壩或人畜力車壩,舟楫從塗有江泥的堰壩上翻過,以便續航。據工作人員介紹,車壩要等待時機,不是隨時都可以車壩,主要看水位落差,一般小船可用人力拉上來,大船則要等到水位差大了才可過壩。為發展內河航運,有關部門於1959年把堰改建成過航壩,並改名為“澄浪堰”,寓“澄波碧浪,堰在其間”之意。上世紀70年代初,又對澄浪堰進行了改造,設電動升船機。有了電閘,車壩就更加輕鬆。新世紀初,堰東邊新建了一座現代化的堰壩,用條石砌成,堰壩上有閘門,上部改由鋼筋混凝土澆築,且裝有軌道。古堰結束了歷史使命。2010年10月起,有關部門花了三個月時間對古堰遺址進行了整修,將水道拓寬至10米左右。經修復,那些被覆蓋的過航壩部分導軌得以重見天日,過江閘門也被移到岸邊的土地廟前,給人一種歷史的滄桑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