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書澄泥石刻

藏書澄泥石刻

藏書澄泥石刻據史料記載始於三國時期。早期制硯區域在鎮東部山蒦村,採用靈岩山太湖水域特有的澄泥頁岩製作硯瓦,所制硯台稱山蒦村硯,亦稱靈岩石硯。因其硯質與山西絳縣等地所產的陶製澄泥硯相仿,又稱仿澄泥硯。2011年4月,英國王室“欽點”澄泥石刻作為威廉王子大婚禮物。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藏書澄泥石刻 藏書澄泥石刻

文化遺產名稱:藏書澄泥石刻

所屬地區: 江蘇 · 蘇州 · 吳中區

遺產編號:Ⅵ-16

遺產類別:民間美術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蘇州市吳中區

遺產級別: 國家

所在地區

藏書鎮歷史悠久,相傳西漢大臣朱買臣微時貧而樵柴且不廢讀書,常把書藏於古廟中,因才高學博,被漢武帝重用,先後任會稽太守、主爵都尉。鄉人為紀念他而修建藏書廟,鎮名由此而得。

歷史記載

樣品展示 樣品展示

宋代米南宮《硯史》有載,靈岩山下有山蒦村,世代以挖石刻硯為業,山南有硯石土地廟,刻硯業供奉香火。《木瀆小志》亦載:“靈岩山舊名硯石山,土人山蒦瓦為業,故其下有山蒦村。米元章《硯史》已有其名,自久被大吏封禁,而善人橋西鄉亦開硯瓦山宕”。清代最權威的宮廷硯譜《西清硯譜》,正冊收錄了宋代山蒦村石硯五方,與端硯歙硯並列。每一方都有乾隆皇帝的銘文.

工藝發展

藏書澄泥石雕業到了近代逐漸衰落,直至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才開始重新興盛起來。經過老一代藝人的努力發掘,新一代藝人的繼承創新,藏書澄泥石雕業再次名聲大振。作品形式從單一的硯台向茶壺、仿動物雕、仿植物雕、屏風等發展。尤其是石壺,這兩年蜚聲海內外,成了石雕業中的當家產品。

澄泥石乃太湖水域特有的岩層間的澄泥,經千百萬年自然風化而成,石質硬而不脆,因此成形容易,貯水不易乾涸,哈氣成汁,發墨快而不損筆,由於澄泥石雕材質獨特,精工考究,極具蘇州地域特色。與中國傳統文化(書畫)結合緊密,具有欣賞、藝術、科學、人文、經濟、收藏等眾多價值,故成為硯中珍品。 藏書澄泥硯造形古樸,圖案簡雅,線條挺括。有古樸大方的九棱硯、古瓶硯、長方回紋硯、香瓜含露硯等;有形象逼真的古錢硯、蘑菇硯、竹節硯、樹樁硯等;有形神兼備的九龜荷葉硯、蘭亭硯、蟹硯、牧牛硯等。

近代開發的澄泥石壺,藝人們將澄泥硯雕刻工藝與陶壺的設計製作技巧相結合,運用深淺浮雕、鏤刻等技法,創作出樹樁壺、盤龍壺、提梁壺、八仙壺、竹節壺等百餘種新品。藏書澄泥石雕因材質好、雕工精,作品品位極高,受到歷代文人墨客的推崇喜愛。《西清硯譜》稱:“與洮端齊名”。唐朝皮日休有《太湖硯》詩云:“求於花石間,怪狀乃天然,中瑩五寸劍,外差千疊蓮,月融還似洗,雲濕便堪研。”陸龜蒙亦有《太湖硯》詩:“誰截小秋灘,閒窺四緒寬,坐久雲應生,詩成墨未乾……”。宋代米芾贊曰:“其質堅麗,哈氣生雲,貯水不涸,墨水於紙,鮮艷奪目”。北京古宮藏有清初蘇州藝人顧二娘“青花硯”1方,乾隆年間的蘇州石硯5方。

傳承意義

藏書鎮1999年被評為蘇州市“石雕之鄉”,2002年被評為江蘇省“民間藝術”之鄉。

王室禮物

2011年4月月29日,威廉王子與凱特·米德爾頓將結束長達9年的愛情長跑,在倫敦完婚。此次王子大婚,英國王室希望禮物中有一件中國特色的石雕作品,產於蘇州太湖之濱的澄泥石刻便被他們“慧眼相中”。

按照慣例,每逢英國王室舉辦重大慶典活動,很多國家政府、地區和民間團體都將贈送禮物表示祝賀。中國高級工藝美術師蔡雲娣說,由於中國的澄泥石刻《清明上河圖》擺件曾作為外交禮物贈予英國女王,使得英國王室對澄泥石刻印象深刻。今年2月,英國王室通過英國華夏文化協會與蔡雲娣取得聯繫,定製澄泥石刻作品作為威廉王子的大婚禮物。前幾天,他已將精心製作的澄泥石壺《早生貴子》交給英國女王代表凱麗小姐,收藏在白金漢宮中。

澄泥石刻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送給威廉王子的《早生貴子》澄泥石壺,高12厘米,長18厘米,寬15厘米,造型生動飽滿。在創作中還特別設計了中國傳統婚禮中最常見的紅棗、花生、桂圓三種吉祥物,寓意“早生貴子”。

蔡雲娣說,作品的創作設計花了1個月時間,考慮到是英國王室定製的禮物,自己一直在斟酌,究竟採用傳統中國文化題材還是英國文化題材。為此,今年2月,他特地讓自己的女兒飛往英國與女王代表進行溝通,最後對方還是選擇了中國文化題材。

“當凱麗小姐看到這把澄泥石壺時驚嘆不已,直呼‘想不到一塊石頭也能雕出如此精美的作品,中國民間藝人的精巧技藝太讓人震撼了。’這對我們中國民間工藝來說意義非凡。”蔡雲娣說。

據了解,此次贈送給威廉王子的大婚禮物,都將陳列在白金漢宮的專門區域。在婚禮當天,英國王子和王妃將共同挑選出最喜歡的禮物,帶回自己的行宮,其餘禮物則作為英國王室收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