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年的藝術生涯中,他將四川金錢板、竹琴、車燈、清音等曲藝表演技藝融會貫通,稔熟予心,並在琵琶演奏上有較深的藝術造詣。從70年代至今,先後培養了數十名琵琶學生,分別考入總政文工團、山東省軍區歌舞團、涪陵地區歌舞團、重慶三峽曲藝團等專業文藝團體。近幾年他的學生連續在重慶琵琶考級中獲得優良成績,重慶琵琶學會主席沙浪平先生講:潘光正“教的學生基本功紮實,方法正,很有發展前途,希望你在萬州要多教學生。”
2005年在全國舉辦的推選文藝新人活動(重慶賽區)中,他的10名學生參賽,除1名獲優秀獎外,其餘9名分別獲成年組、少年組十佳獎。他的琵琶演奏技藝不凡,聲名遠及巴渝文藝界。
他的曲藝節目創作、演唱功力深厚,多次成功地組織、參與了一些重大節目的演出和拍攝。
1974年參加四川省故事調講,留省故事隊演講的《春吹杜鵑》得到省文化廳及觀眾的一致好評;1976年與人合作的四川竹琴《情深似海》由四川人民出版社發表;1981年創作的四川盤子曲《我家嫂嫂回娘家》獲四川省第一屆優秀文藝作品三等獎,同年,獲萬縣地區優秀作品獎;1982年創作的金錢板《抗洪搶險譜新章》由《萬縣日報》發表,後由《四川曲藝》刊載;1985年為四川人民廣播電台錄製了金錢板《跑馬觀花》;1987年與人合作了長篇竹琴曲《華子良傳奇》一至三回,獲萬縣地區創作獎;
1991年參加涪陵“第二屆川東書會”獲演出獎、伴奏獎;1996年、1997年參加重慶市“舞台藝術之星”文藝匯演,在評書《威震川東》及《謝茂林》中獲指導教師獎,在中央電視台錄製《奇絕大觀――竹琴》時作組織工作,並琵琶伴奏,在獲得全國電視賽銀獎和組織獎的評書《湯水與梅英》中任組織工作和藝術指導,擔任了《萬縣地區曲藝志》和《萬縣市曲藝志》副主編之職。
2003年由木川作詞、他作曲並親自演唱的川東竹琴《家住棉花地》獲重慶市文學藝術界第二屆曲藝專項獎,2004年該節目獲萬州區人民政府“紅葉杯”三等獎。
三峽都市報記者曾先後以《沒落的渝東民間藝術》和《竹琴聲聲!何日不再飄零》專訪文章整版報導,在文藝界、新聞界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和好評。
萬州電視台錄製了以他為主的川東竹琴專訪記錄片,在萬州連續播放了兩周,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2006年受重慶市攝影家的邀請,在中國山西平遙國際攝影大展演唱了多場川東竹琴和金錢板,受到了外國友人的稱讚和國人的好評,各家報刊、電視台對其專訪報導。
2005年至2007年身為川東竹琴第八代傳人的他,在申報省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川東竹琴》申報項目中,擔任主要演唱及藝術總監。此項目專家通過,公示完畢,申報成功!在《川東竹琴》一書中擔任主要編纂。
他曾多次擔任萬州區歷屆文藝調演評審,2006年擔任重慶市首屆曲藝大賽評審,2006年獲萬州區文聯頒發的榮譽證書,二次為重慶市文學藝術界代表大會代表,並擔任中國國際交流出版社特約顧問編委,他的業績已載入《中華人物大辭典》、《世界優秀人才大典》、美國《世界名人錄》等。
竹琴聲聲――訪曲藝表演藝術家潘光正
竹琴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民間藝術,現代人在回味叩問竹琴時,老一輩的民間藝人們,又在如何傳承著這一民間藝術?
竹琴的由來
“……捨不得青瓦屋夏涼冬暖,捨不得石板路曲曲彎彎。捨不得庭院中翠綠一片,捨不得古井水清淳甘甜。捨不得眾鄰里情緣匪淺,捨不得先朋寢食不安…”
6月里一個雨後的日子,空氣悶熱得讓人發慌,穿過萬州城區王牌路一條曲徑通幽的小巷,一陣悠揚的帶著濃濃鄉音的演唱聲時起時伏,隨風飄來,讓人無語凝咽。循聲找去,在一套裝修講究的3居室里,一位穿著白對襟襯衣、布鞋,步伐飄逸的表演者,正怡然自得地自打自唱,其唱腔和琴聲優美宛轉。這位表演者就是曾任重慶市三峽曲藝團團長的潘光正,他所演唱的正是已經瀕臨失傳的三峽竹琴。
“一根竹兒青又青,長在深山老林頭;古老仙制竹琴原本貴重,詩與竹乃八音詞調不同。”潘光正告訴記者,作為傳統而古老的曲藝表演形式的竹琴,產生於清嘉慶年間,因竹琴音近“磅”,簡板音似“尺”,民間稱為“尺磅磅”。竹琴在渝東地區最為盛行,重慶市萬州區在上世紀初就有專門的竹琴藝人坐堂賣藝。1927年,在粱平縣召開了有1000餘人參加的四川竹琴大會,長期流傳著“梁山英雄三根半”、“沿江聽唱尺磅磅”的民謠。說起這段歷史,潘光正兩眼放光。當時,竹琴藝術植根於人民大眾之中,流行在村舍巷裡、酒樓茶館之間,凡是有茶館的地方,必有竹琴藝人和愛好者演唱竹琴節目或切磋演唱技藝。
在上世紀初,由於竹琴深得三峽庫區各地老百姓的喜愛,除了在城區的茶館、巷道有大批的藝人或愛好者自娛自樂外,在鄉下更是有較多的民間藝人依靠竹琴養活。他們走村串戶,白天在田埂地邊表演,晚上就在農家的火塘邊演奏,十里八鄉的鄉親也總會趕過來看熱鬧。在那個年代,竹琴成了鄉間少有的音樂,既陶冶了村民的情操,又能在表演者亦喜亦憂的彈唱和表情中,找回一種真實的質樸與摯愛。
“我覺得竹琴這門藝術的感染力極強,它能夠陶冶人們的情操,給我們帶來歡樂。”正因為對竹琴的酷愛,1989年,潘光正帶頭在琴音樓,舉辦了“大家樂”專場。但是,隨著歷史車輪的滾滾向前,人們的審美情趣和需求發生了巨大變化,在眾多藝術形式的競爭下,竹琴藝術輝煌不再,逐漸被人們淡忘,現在已經走到了瀕臨消失的邊緣。
竹琴的經歷與類別
與其它曲藝形式一樣,竹琴作為四川盆地和三峽庫區土生土長的曲種,它自誕生開始,便根植於人民大眾之中,流行在村舍巷裡,酒樓茶館之間。清代記述白蓮教起義時就有備置竹琴(湖北地區又名漁鼓)、簡板,夜間自行敲擊,說唱“好話”的描述,作為激發當時不堪忍受壓迫剝削的窮苦大眾鬥志的有力武器。早先,道士在廟會期間彈唱竹琴《韓湘子》、《呂洞賓成仙》,是為了宣傳道教教義。過去有很多講述忠臣孝子、三綱五常、因果報應故事的竹琴節目,其實質就是順應了封建統治階級提倡的封建倫理道德和意識形態,以此約束和麻痹人民。當時的竹琴演奏者大多並非出自自願,因而表演的方式和類別多是充滿憂傷與屈辱。
隨著時代與社會的發展,竹琴的內容發生了質的變化,同時在表演方式上也有了變革與創新。
竹琴的輝煌
竹琴作為一種奇特的民間藝術,它也曾經有過輝煌的一頁。長篇竹琴節目《華於良傳奇》(十六回)就長達8萬餘字,演奏需要500多分鐘,是竹琴節目中少有的鴻篇巨製。《華子良傳奇》取材於弓戈、孔壁的同名小說,展示了華子良在白公館監獄中與敵人鬥智鬥勇,最後成功逃出白公館,投奔解放區的過程。在上世紀90年代,原萬縣市曲藝團承擔演奏這篇長篇巨作後,時任團長的潘光正組織了30多位演出人員,並在作曲方面保持竹琴原有的演唱形式與風格的基礎上,運用了歌劇(江姐)的主題音樂,並吸收了川劇、揚琴、清音、民歌等藝術的音樂素材,豐富了竹琴演唱的鏇律和藝術表演力。在配器上,一改竹琴單一的伴奏工具,配置了揚琴、琵琶、高胡、中胡、三弦、大提琴等樂器進行伴奏,並配置了伴唱,使音樂更加貼近劇中情景,烘託了氣氛,豐富了演唱層次和厚度。經過如此精心準備後的《華子良傳奇》竹琴節目演出後,在社會各界引起了強烈反響,各方好評如潮。隨後該節目經四川人民廣播電台播出後;受到廣大聽眾和權威專家的首肯,其中的5個唱段被《中國民族音樂集成》收入,該節目也獲得多項獎勵。
長篇竹琴《華子良傳奇》的演出成功,被眾多音樂界的權威人士稱作是四川竹琴在改革與創新上的一次劃時代革命。1995年,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欄目組,專門赴萬拍攝了竹琴專輯《奇絕大觀――竹琴》。專輯播放後,竹琴作為一種民間藝術,走向了全國。
潘光正鍾愛竹琴,在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間,為了拯救這一沒落的民間藝術,時為曲藝團團長的他特地在原萬安大橋橋頭,修建了一座大樓,取名“琴音樓”,目的是要繁榮三峽竹琴之類的民間藝術,琴音樓在當時也曾名噪三峽,成為了―塊藝術的牌子。但隨著江水上漲,琴音樓己消失,能擅竹琴者更是寥寥無幾。
攙救竹琴
面對竹琴這項三峽的絕門民間藝術的日漸式微,作為重慶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萬州區曲藝家協會主席的潘光正,他認為自己責無旁貸。他大膽的提出了挽救竹琴,挽救屬於三峽人自己的藝術,挽救的方式主要是改革。
潘光正認為,伴隨民族音樂的多元化發展;竹琴依靠單一的演奏已經不再現實,但作為一種本土民間藝術,它卻有存在的必要性。他認為改革要從多方面進行。第一是演唱形式;傳統竹琴的演唱形式了一般為坐唱,演員自打自唱,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演員的表演,削弱了藝術的感染力。他認為應該改坐唱為站唱或走唱。其次是在唱腔上要改革,傳統竹琴唱腔曲牌有:九板十三腔,一般有“一字”、“二流”、“三板”、“數板”、“趕板”、“五大板”;唱腔另吼、喊、談、笑、喜、怒、哀、樂、大腔、掃腔、苦腔、花腔、彩腔13種,這些唱腔在演唱傳統節目時是適用的,但現在拘泥於此就顯得單調、平淡、表現力不強。他認為竹琴作為三峽民間藝術,應該對三峽的其它民間曲藝兼收並蓄,表演形式多元化。第三是伴奏的改革,傳統的竹琴就是演員自打自唱,沒有任何音樂伴奏,在今天看來,顯得節奏拖沓、平癟,缺乏吸引力。他認為在單聲部音樂已經滿足不了人們的欣賞需求時,應該為竹琴加上主體感的音樂。
竹琴,儘管在日漸興起的現代曲藝中已處於劣勢,但憑著三峽人對古老的本土文化的發掘和珍惜,竹琴必將迎來廣闊的空間。
相關詞條
-
潘家華
潘家華,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導。先後任湖北省社會科學院長江流域經濟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發展研究室主...
簡介 個人履歷 學術成果 -
潘鳳[小說《三國演義》人物]
潘鳳本是羅貫中的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人物。而如今的潘鳳則因為種種原因,以“無雙上將”的身份成為新文學形象,而在網路上廣泛流傳。“上將潘鳳”也成為三國人物...
《三國演義》中的潘鳳 新文學形象潘鳳簡介 《上將潘鳳大傳》 《無雙鳳仙傳》 《無雙本紀》 -
潘無雙
潘鳳,字無雙。 潘神九年,鳳將至川。 河北有豪傑,上將名潘鳳。
潘無雙簡介 上將潘鳳大傳 無雙本紀 潘鳳故事 上將潘鳳之千古一戰 -
生活大爆炸
端菜和遞醬油。這時,潘妮進來了和大家一起吃飯,她讚賞這個機器人的功能,謝爾頓諷刺以後機器人可能會讓潘妮這樣的人下崗。吃飯時間,謝爾頓收到艾米發來的簡訊,是一個搞笑的雙關語,潘妮這才知道謝爾頓已經有了一個勉強算在交往...
劇情簡介 分集劇情 演職員表 角色介紹 音樂原聲 -
生活大爆炸[美國情景喜劇]
的回到了家。家裡,霍爾德正在給潘妮介紹遊戲,潘妮覺得非常酷,但是她並不...的新鄰居。兩個大男生看到美女潘妮顯得特別拘謹又不自然,在美女提出喝咖啡的要求之後倆人仍然十分可愛又害羞。萊爾德提出要求請潘妮一起吃飯,被謝爾頓拒...
劇情簡介 分集劇情 演職員表 角色介紹 音樂原聲 -
潘姓
潘姓是一個華人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3位。朝鮮半島及越南亦有潘姓氏族居住。關於潘姓的姓源,《姓纂》上面是這樣記載的:“周文王后畢公之子季孫,食采...
歷史發展 人口分布 姓氏文化 姓氏名望 相關事件 -
潘承祥家譜
潘承祥家譜此概念,顧名思義,是指當代辭賦名家、國學大師、中國桐城賦派的創立者---潘承祥先生的先輩和家族的世系關係、重要人物事跡,以及潘姓在桐城前後演變...
概述: -
潘家華[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
潘家華:1957年生於湖北枝江,1978年至1982年在華中農學院學習,1982年至1985年北京林學院碩士研究生,1988年至1993年劍橋大學土地經...
簡介 個人履歷 學術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