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結構】偏正式合成詞
詞語解釋
亦作“漸苞”。不斷滋長;叢生。《書·禹貢》:“厥土赤埴墳,草木漸包。”孔傳:“漸,進長;包,叢生。”陸德明釋文:“包,必茅反。字或作苞。”孔穎達疏引孫炎曰:“物叢生曰苞。”晉左思《蜀都賦》:“紅葩紫飾,柯葉漸苞。”
【結構】偏正式合成詞
亦作“漸苞”。不斷滋長;叢生。《書·禹貢》:“厥土赤埴墳,草木漸包。”孔傳:“漸,進長;包,叢生。”陸德明釋文:“包,必茅反。字或作苞。”孔穎達疏引孫炎曰:“物叢生曰苞。”晉左思《蜀都賦》:“紅葩紫飾,柯葉漸苞。”
漢字,本義是水名。即今之浙江: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水經》曰,漸江水出三天子都,北過餘杭,東入于海。酈氏注則曰浙江,以後無稱漸江者。引申為流入、沾濕、...
漢字釋義 古籍解釋 豐子愷散文金色漸層貓底層絨毛為淺蜜黃色到亮杏黃色。背部、兩肋、頭部和尾巴的被毛的毛尖被充分地染成黑色,增強了外觀呈現的金黃色。四肢和尾巴端部有毛尖染色陰影。面頰、...
形態特徵 漸層基因 英短基因 生活習性 馴養方法包[讀音為bāo(ㄅㄠ)姓,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2015年)上名列第一百八十四位。 包姓源於風姓包氏,出自中國三皇五帝...
姓氏起源 得姓始祖 分布 郡望堂號 代表人物包[讀音為bāo(ㄅㄠ)姓,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同源流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2015年)上名列第一百八十四位。 包姓源於風姓包氏,出自中國三皇五帝...
姓氏起源 得姓始祖 分布 郡望堂號 代表人物包,一般指裝東西的容器,包裝等。計算機用語中,“包”(Packet)是TCP/IP協定通信傳輸中的數據單位,一般也稱“數據包”。
基本釋義 常用詞組 古籍解釋超包箭竹,竹亞科植物,主要分布在雲南中部。竿高可達5米,粗達2.2厘米。
簡介 形態特徵飯包草(學名:Commelina bengalensis)是鴨跖草科鴨跖草屬的植物。分布在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台灣島、非洲熱帶和亞熱帶以及中國大陸的海南、...
基本資料 形態特徵 分布 藥理功用 選方小早川秀包(1567年~1601年),幼名才菊丸,通稱藤四郎、市正、內記,原名元總,官任築後守、侍從,法號瑞光院殿玄濟道叱;毛利元就之九男,母親是乃美彈...
人物經歷 浴血朝鮮 犧牲者 大津城戰 最後時期包世臣(1775一1855),安吳(今安徽涇縣)人。清代學者、書法家。包世臣是北宋名臣——包拯二十九世孫。字慎伯,晚號倦翁、小倦遊閣外史。嘉慶二十年舉人...
簡介 學術 著作 書法繪畫 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