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泉線簡介
漳泉線西起福建省漳平市,東到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肖厝鎮。全長240公里,共19個車站。建於1958-1970年、1976-1978年、1996-1999年。原稱天湖山支線。線路自鷹廈線上的梅水坑車站引出,東經大深、福德至泉州。線路沿洛溪而上,至尾厝附近以60米的高橋跨谷通過;在福德與感德間以4304米德西坑仔隧道穿過戴雲山南嶺,繼續向東南延伸,過安溪、南安,抵泉州繼而折向東北,抵施厝站。
漳泉線所有車站
漳平
蘆芝
易坑
梅水坑(側線進漳泉線,漳泉線0公里處)
大深
格口
小舟
福德
感德
劍斗
長基(天湖山線至下洋)
湖頭
金谷
安溪
侖蒼
南安
石礱
董埔線路所
泉州西(在建的漳泉-福廈聯絡線至福廈鐵路)
泉州東
惠安
肖厝
施厝
漳泉線正在運營的客運車次
K397/396次 武昌——泉州東(武昌發車10:41 到達泉州東10:20【次日】)
經由:華容 鄂州 黃石 陽新 瑞昌 九江 南昌 向塘 進賢 東鄉 鷹潭 弋陽東 橫峰 武夷山 建陽 建甌 南平 來舟 三明 永安 漳平 安溪
K398/395次 泉州東——武昌(泉州東發車17:04 到達武昌16:31【次日】)
經由:安溪 漳平 永安 三明 來舟 南平 建甌 建陽 武夷山 橫峰 弋陽東 鷹潭 東鄉 進賢 向塘 南昌 九江 瑞昌 陽新 黃石 鄂州 華容
5217次 贛州——泉州東(贛州發車7:15 到達泉州東20:00【當日】)
經由:於都 西江 瑞金 長汀 冠豸山 上杭 龍巖 雁石 板尾 蘇板 漳平 大深 福德 感德 長基 湖頭 金谷 安溪 南安
5218/5219次 泉州東——贛州(泉州東車7:20 到達贛州19:25【當日】)
經由:南安 安溪 金谷 湖頭 長基 感德 福德 大深 漳平 蘇板 板尾 雁石 龍巖 上杭 冠豸山 長汀 瑞金 西江 於都
漳泉線建設歷史
說起漳泉鐵路建設,可謂是一波三折,數度停工下馬,又數度復工續建,自1958年開工興建至1996年5月開通臨時運營,該鐵路的建設工期長達38年之久。
漳泉鐵路總投資11.51億元,工程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梅湖段,從龍巖市的漳平縣(今漳平市)南部鷹廈鐵路沿線小站梅水坑開叉伸展,至閩南安溪縣湖頭鎮。第二部分自湖頭鎮至泉州、肖厝。其中第一部分1958年動工,1994年12月竣工;第二部分1992年9月開工,1995年10月竣工。
第一部分梅水坑至湖頭鎮100多公里路段,橫穿福建省的戴雲山,施工過程中將工程分為四段,分別進行勘測、設計、施工、驗收。在勘測、施工過程中,因受地形、氣候及當時條件所限,這一路段鐵路的線路標準也有差異。
第一段梅水坑至大深區間的施工還算順利,相比之下,第二段大深至福德區間的施工要曲折得多。在第一段開始施工的四個月之後,1958年11月,第二段也開工建設,投入鐵道兵和當地農民工1萬多人。但開工僅兩個月後的1959年1月,國家緊縮投資,該段奉上級命令停工,直到同年12月才復工續建,2萬多人投入施工。當時上級要求必須在1960年年底前完工,但因時間緊、任務重,而且地質結構複雜,塌方滑坡時有發生,施工難度大,因此到了限期僅完成了約一半的工程量。1961年3月,國家調整國民經濟計畫,減縮基建工程,該段再次接上級命令停工。1967年4月,該段鐵路再次復工。1970年8月1日,幾經波折,鋪軌工作終於到達福德站,從而完成了第二段的施工。
福德至劍斗區間是第三段,自1971年6月鐵道部設計部門對該段進行勘測,施工單位也相繼進入,邊勘察、邊設計、邊施工。該段直到1979年底才鋪軌至劍斗站,1980年底全部站場配套工程基本完成,開始通車運營,而部分掃尾工程則到了1982年底,才全部竣工。
1979年,第四段也就是漳泉鐵路第一部分的最後一段開始施工,該段鐵路從安溪縣劍斗鎮至湖頭鎮,1994年底竣工,1995年4月驗收。除第一段線路標準是一級外,其他三段都是三級。前三段鐵路完工後即辦理鐵路營運業務,但第四段鐵路竣工後,因受該地經濟條件影響,無貨源可運,因此建成後一直閒置著。
1992年9月1日,漳泉鐵路第二部分即湖頭鎮至泉州、肖厝段開工建設。這段鐵路不屬國家投資,而是福建省政府籌資興建的,因此這一段鐵路也就成為福建省第一條地方籌資修建的鐵路。這一部分鐵路的起點為安溪縣湖頭鎮,穿越泉州市區,抵達泉州所轄的工業基地肖厝,於1995年10月竣工。
由此,這條鐵路經過數次大起大落之後,終於全線貫通,從而結束了閩南泉州一帶無鐵路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