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佛教的創始人是悉達多(Siddhartha),族姓為喬達摩(Gautama),中國古譯為瞿曇,相傳為淨飯王太子,生於迦毗羅衛(Kapilavastu),該地現在尼泊爾王國境內。他一生傳教活動在印度北部、中部恆河流域一帶。釋迦牟尼(sakyamuni)是佛教徒對他的尊號。關於他的生卒年,根據文獻史料的推斷,約生於公元前565年,死於公元前480一490之間,略早於中國孔子(孔子的生卒年為公元前551-479年)。
佛教在印度開始傳播時期,正是印度奴隸社會比較發達的時期。印度封建化的過程歷時較長,大約從公元前1世紀到公元後6世紀,印度的封建經濟才逐漸鞏固下來。進入封建社會後,印度奴隸制殘餘曾延續了很長時期。早期佛教是為當時的印度奴隸主階級服務的,後期的佛教大乘則為封建地主階級服務。
佛教開始傳播手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一帶,以後南到斯里蘭卡、印度支那半島,北到中亞細亞,隨著中國與中亞各國經濟、文化的交流,佛教於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在中國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開始生根、發展,形成中國封建社會上層建築的組成部分。
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經歷了近二千年的漫長的歲月,它在中國封建社會各階層中曾起過廣泛影響。自從它傳入中國那一天起,一直是適應當時封建地主階級的需要來宣傳解釋其宗教學說的。不少中外學者認為中國的佛教背離了印度佛教原旨,使印度佛教走了樣。這種看法不是沒有一定的道理,但這種看法是不太妥當的。
思想意識是一定社會的產物,各種社會有它的成長和衰落的過程。印度佛教也有它生長和衰落的過程,總在不停頓地發展、變化著。印度的佛教,不但在一兩千年間有很大的變化,即使拿釋氏一生的宗教活動來說,據後人的研究,他早期傳教和後期傳教,其側重點也不同。究竟什麼是佛教的原樣?釋氏逝後約百年左右時間,佛教徒中間對教義教規的理解已發生了嚴重的分歧,形成上座部、大眾部兩大部派,隨後,這兩部派又不斷發生分化,形成了十八部(或二十部)。接著又出現了佛教大乘教派。大乘教派中先有龍樹、提婆倡導的中觀學派,後來又有無著、世親倡導的唯識學派。大乘自稱得到釋氏的“了義”,而小乘許多學派並不服輸,與大乘並存,各立門戶,都繼續流傳。由此可見,在印度事實上並不存在一個標準的佛教樣板。如果要把印度佛教的各種教派分化、興衰變遷的道理講清楚,就不能只在佛教內部去尋找佛教變遷的原因,而應當從印度的社會歷史中去尋找佛教興衰變遷的原因。這屬於另外的題目,不屬於中國佛教史的範圍。我們的任務是考察中國佛教的歷史,揭示出它的發展變化的規律,從而有助於加深認識東漢以後中國的古代封建文化,更好地認識中國的哲學史、文學史以及整個歷史。
社會實踐表明,一切事物都在發展變化,古人所信奉的“天不變,道亦不變”的觀點只能表達取得政權的地主階級的主觀願望。哲學和宗教看起來高入雲霄,好象不食人間煙火,實際上它們仍然是一定的社會的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反映,只是有時是直接的反映,有時是間接的反映,有時是曲折的反映罷了。社會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總在不斷地發展變化,從而反映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哲學、宗教也相應地改變。我們應當通過考察佛教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初傳、滋長、興盛、衰微的全部過程,從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